[实用新型]单片机控制智能光电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7058.2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易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 控制 智能 光电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片机控制智能光电开关。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光电开关(光电传感器)是光电接近开关的简称,它是利用被检测物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选通电路,从而检测物体有无的。物体不限于金属,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光电开关将输入电流在发射器上转换为光信号射出,接收器再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安防系统中常见的光电开关烟雾报警器,工业中经常用它来记数机械臂的运动次数,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所以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稳定性高,适用工况恶劣情况的光电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片机控制智能光电开关,以适应各类不同的应用领域,保证其工作稳定性高,结构稳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片机控制智能光电开关,具有ABS圆筒形壳体,且所述ABS圆筒形壳体具有前端封闭、后端开口且中部空心的结构,在所述ABS圆筒形壳体的前端的端面的向内一侧上设有发射管腔和接收模块腔,且所述发射管腔和接收模块腔均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结构,且所述发射管腔和接收模块腔的均与ABS圆筒形壳体连为一体设置,在所述发射管腔和接收模块腔内分别设有由单片机控制的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发射管腔和接收模块腔间隔设置,且在所述发射管腔和接收模块腔形成的间隔缝隙内设有隔光空腔,在所述隔光空腔内填充有黑色环氧树脂块,在所述ABS圆筒形壳体的前端上且在发射管腔和接收模块腔的位置处均设有聚光透镜,在所述聚光透镜的外侧设有透明保护罩。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ABS圆筒形壳体的内腔中设有LED指示灯。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光空腔为圆柱形腔体结构。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ABS圆筒形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卡口。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合理的安排光电开关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位置,能够有效的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BS圆筒形壳体,2.发射管腔,3.接收模块腔,4.隔光空腔,5.聚光透镜,6.LED指示灯,7.装卡口,8.透明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单片机控制智能光电开关,具有ABS圆筒形壳体1,且所述ABS圆筒形壳体1具有前端封闭、后端开口且中部空心的结构,在所述ABS圆筒形壳体1的前端的端面的向内一侧上设有发射管腔2和接收模块腔3,且所述发射管腔2和接收模块腔3均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结构,且所述发射管腔2和接收模块腔3的均与ABS圆筒形壳体1连为一体设置,在所述发射管腔2和接收模块腔3内分别设有由单片机控制的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发射管腔2和接收模块腔3间隔设置,且在所述发射管腔2和接收模块腔3形成的间隔缝隙内设有隔光空腔4,在所述隔光空腔4内填充有黑色环氧树脂块,在所述ABS圆筒形壳体1的前端上且在发射管腔2和接收模块腔3的位置处均设有聚光透镜5,在所述聚光透镜5的外侧设有透明保护罩8。
在所述ABS圆筒形壳体1的内腔中设有LED指示灯6,所述隔光空腔4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在所述ABS圆筒形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卡口7。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合理的安排光电开关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位置,能够有效的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民族大学,未经西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7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