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561.6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2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喻炜;邵世林;潘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取土成孔灌注桩施工机械,包括H架、设置在H架两侧的履带行走架、可旋转地设置在H架上的上车、设置在上车前方的工作装置,工作装置主要包括变幅机构、卷扬系统、桅杆总成、动力头、加压装置(即加压油缸)、钻杆和钻具等。
旋挖钻机在入岩施工时,需要由固定在桅杆上的加压油缸通过动力头施加在钻杆、钻具上的向下的压力,即施加加压力,以此实现钻杆、钻具钻孔的进给运动。加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增加加压力可有效提升钻孔入岩效率。但是,施加加压力的同时,钻杆、钻具也会受到岩层或土层的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过大的加压力会导致旋挖钻机的底盘以相对钻杆的一端为支点翘起,从而一方面影响成孔质量,另一方面使钻杆、旋挖钻机上车、底盘承受巨大的弯矩,而导致机器损坏。
为了提高加压力的同时使旋挖钻机的底盘不会翘起,需要为旋挖钻机设计增强底盘稳定性的装置。现有的旋挖钻机通常在机身上设置稳定装置,现有的稳定装置多采用伸缩支腿的形式,有的均匀设置在底盘架或者履带架上,有的设置在上车回转平台的尾部。
然而,一方面,现有的这些稳定装置都没有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使用时需要在旋挖钻机调整好工作位置后,再人工将稳定装置调整至合适的支撑位置,当旋挖钻机需要回转至下一工作位置时,需要将稳定装置人工拆卸或收起后,然后重新经过人工调整找到支撑位置,整个过程需要很多人工操作,操作效率非常低,且容易导致操作人员人身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现有的稳定性支腿装置在旋挖钻机上的布置方式大多只是均匀布置在底盘上,而旋挖钻机日常工作位置是朝向前方,导致旋挖钻机在日常较多的工作位置时,稳定性支腿的发挥的作用有限,在加压力过大时仍然有发生翘起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旋挖钻机,该旋挖钻机包括稳定支腿和稳定支腿的驱动装置,支腿设置在底盘的H架的后部,以便在旋挖钻机的后方形成稳定支撑,同时不影响上车回转作业,并且驱动装置可以调整支腿的角度,方便高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包括H架、设置在所述H架两侧的履带行走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H架上的上车和设置在所述上车前方的工作装置,还包括铰接在H架后部的稳定支腿,所述稳定支腿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点位于所述履带行走架的后端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点后方;并且
所述稳定支腿与所述H架或所述履带行走架之间还连接有驱动所述稳定支腿摆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H架后部连接至少两个稳定支腿。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支腿包括:
横向支腿架,所述横向支腿架的一端铰接至所述H架后部;
和,用于支撑在地面的纵向支腿架,所述纵向支腿架连接至所述横向支腿架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腿架和/或所述纵向支腿架为伸缩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腿架为液压油缸或丝杠组件,所述纵向支腿架为液压油缸或丝杠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至所述H架或所述履带行走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稳定支腿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履带行走架上,另一端铰接至所述稳定支腿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挖钻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履带行走架的后部的所述稳定支腿,且所述履带行走架后部的所述稳定支腿与所述履带行走架之间还连接有驱动所述稳定支腿摆动的所述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在所述履带行走架上的所述稳定支腿位于所述履带行走架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旋挖钻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H架的前部的所述稳定支腿,且所述H架前部的所述稳定支腿与所述H架或所述履带行走架之间还连接有驱动所述稳定支腿摆动的所述驱动装置;和/或,
所述旋挖钻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履带行走架的前部的所述稳定支腿,且所述履带行走架前部的所述稳定支腿与所述履带行走架之间还连接有驱动所述稳定支腿摆动的所述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芽殖杆菌及应用
- 下一篇: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