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火罐及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534.9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柳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俊龙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25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火罐 及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吸引或汲送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火罐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拔罐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口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现有使用机械模具制作的拔火罐罐口处的合模线位于罐口的内侧,在使用拔火罐时,人体外层肌肤会经罐口进入拔火罐内,合模线会对肌肤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会对肌肤造成损伤的拔火罐及其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罐口和罐体,其结构要点罐口合模线位于罐口的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罐体上设置有适于手持的凹陷。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凹陷为四个,其中三个并列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一侧,一个设置在罐体的另一侧。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凹陷为弧形凹陷,弧形凹陷所在圆的半径为200.94mm。
一种拔火罐模具包括成型模、口模和冲头,其结构要点口模与冲头的合模线位于罐口的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成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侧的凸起。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凸起为四个,其中三个并列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一侧,一个设置在侧壁的另一侧。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凸起为弧形凸起,弧形凸起所在圆的半径为200.94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罐口合模线位于罐口的外侧。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合模线接触不到肌肤,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会对肌肤造成损伤,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口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成型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四个凹陷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为罐体、2为凹陷、3为合模线、4为罐口、5为口模、6为冲头、7为成型模、8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口4和罐体1,罐口4合模线3位于罐口4的外侧。
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适于手持的凹陷2。
所述凹陷2为四个,其中三个并列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一侧,一个设置在罐体1的另一侧;符合人手持拔火罐的习惯,手持非常方便,且稳定性好。食指、中指、无名指对应三个并列设置的凹陷2,拇指对应另一侧的凹陷2。
所述凹陷2为弧形凹陷,弧形凹陷所在圆的半径为200.94mm;与人手尺寸相适应。
一种拔火罐模具包括成型模7、口模5和冲头6,口模5与冲头6的合模线3位于罐口4的外侧。
所述成型模7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侧的凸起8;与所述凹陷2相对应。
所述凸起8为四个,其中三个并列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一侧,一个设置在侧壁的另一侧。
所述凸起8为弧形凸起,弧形凸起所在圆的半径为200.94mm。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俊龙,未经柳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