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太阳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424.2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杏利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A42B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4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太阳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子,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帽。
背景技术
太阳能帽子与常见的遮阳用太阳帽相比,是一种既能遮阳又能为使用者提供小型自动风扇的帽子,俗称太阳能风凉帽,现有的太阳能帽中,由太阳能电池板为风扇提供电能,风扇从帽子顶部的孔中吸入空气,然后让空气吹向头发和额头,使头上的汗水蒸发,因而十分凉爽。尽管如此,由于太阳能电池直接为风扇供电,所以当太阳能电池处于阴天的条件下,由于光线缺失容易导致风扇电能供应不足,难以驱动风扇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太阳帽,该太阳帽中的太阳能电池通过充电电路对充电电池充电,再由充电电池对风扇提供电能,该太阳帽受光线强弱的影响较小,并且风扇能够得到长时间的电能供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太阳帽,包括有帽体和帽遮,帽遮上设有风扇,帽体的外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通过充电电路对充电电池充电,充电电池为风扇提供电源。
优选地,太阳能电池位于帽体上靠近帽遮的一侧。
优选地,充电电路和充电电池位于帽体上远离帽遮的一侧。
优选地,充电电路包括有PWM控制芯片U1、电感L1、NPN管Q1和稳压管D1,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压为PWM控制芯片U1提供电源,该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正极通过电感L1连接于稳压管D1的阳极,稳压管D1的阴极与充电电池的正极相连,该太阳能电池与充电电池共地,电感L1与稳压管D1的连接点还连接于NPN管Q1的集电极,该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PWM控制芯片U1的脉冲输出端SW通过限流电阻R1连接于NPN管Q1的基极,稳压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连接有依次串联的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3连接点的电压反馈回PWM控制芯片U1的反馈端FB。
优选地,稳压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容C1。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功能太阳帽,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阳光强烈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通过充电电路对充电电池充电,使得充电电池储存足够的电能,当光线变弱且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能转换效率降低时,充电电池可持续对风扇提供电能,使风扇能够得到长时间的电能供应。此外,当用户不需要使用太阳帽时,还可以取下充电电池并且作为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或者为其他用电设备供电,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具实用性和应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剖视图。
图2为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太阳帽,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帽体1和帽遮2,帽遮2上设有风扇6,帽体1的外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3、充电电路4和充电电池5,太阳能电池3通过充电电路4对充电电池5充电,充电电池5为风扇6提供电源。其中,在阳光强烈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3通过充电电路4对充电电池5充电,使得充电电池5储存足够的电能,当光线变弱且太阳能电池3的光电能转换效率降低时,充电电池5可持续对风扇6提供电能,使风扇6能够得到长时间的电能供应。
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3位于帽体1上靠近帽遮2的一侧,充电电路4和充电电池5位于帽体1上远离帽遮2的一侧。其中,太阳能电池3具有较大的面积并且铺设于帽体1的上表面,从而更好地获取光线。
为了实现充电功能,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充电电路4包括有PWM控制芯片U1、电感L1、NPN管Q1和稳压管D1,太阳能电池3输出的电压为PWM控制芯片U1提供电源,该太阳能电池3的输出端正极通过电感L1连接于稳压管D1的阳极,稳压管D1的阴极与充电电池5的正极相连,该太阳能电池3与充电电池5共地,电感L1与稳压管D1的连接点还连接于NPN管Q1的集电极,该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PWM控制芯片U1的脉冲输出端SW通过限流电阻R1连接于NPN管Q1的基极,稳压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连接有依次串联的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3连接点的电压反馈回PWM控制芯片U1的反馈端FB,稳压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容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杏利,未经陈杏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4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