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套不易丢的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374.8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廖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24 | 分类号: | A45B25/24;A45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钦鹏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尤其涉及一种伞套不易丢的伞。
背景技术
伞,是重要的便民工具,通常人们用伞来避雨、遮阳。特别在阴雨天,公共场所地面很容易被雨伞滴落的雨水弄脏,若有人不小心,还会因地面湿滑而被滑倒。由此可见伞套的存在是必要的,伞套不仅可以在雨天收纳伞体防止雨水滴到公共场所,还可以保护伞体。
但是,目前的伞套一般都与伞体分离,伞套单独存在,这样便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伞套往往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掉,从而失去对伞体的保护,使伞体加速破损和脏污,也给公共场所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伞套不易丢的伞,不仅方便使用和携带,而且可以防止伞套的丢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伞套不易丢的伞,包括伞套和伞体,所述伞体包括伞面,中棒和手柄。所述伞套上设置有背带;所述伞套通过所述背带可放置在所述中棒上。
进一步地,所述背带的两头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伞套上,背带的中部由伞套代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结构为缝制、子母扣和魔术贴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背带的材质为布料、织带、魔术带等。
进一步地,所述背带的两端可以通过闭合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闭合连接结构为拉链、魔术贴和子母扣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伞套在伞体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背带可以放置在中棒上,从而避免伞套随意放置所造成的丢失。
(2)在伞体使用的中,将伞套放置在伞体的中棒上,还可以使人手指不直接接触金属中棒,相当于在人手指与金属中棒之间加了一个软垫,缓冲了金属中棒对人手指的压力,手感更舒适。
(3)使用伞套代替背带的中部节省了材料,同时也使伞套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伞体和伞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套不易丢的伞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套不易丢的伞的伞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套不易丢的伞的伞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套不易丢的伞的伞套的主视图和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套不易丢的伞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套不易丢的伞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1伞套,2伞体,21伞面,22中棒,23手柄,11背带,114背带的一端,3伞,113折叠后的伞套,4中线,111魔术贴勾面,112魔术贴毛面,212闭合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作出的改进,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先对现有技术并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伞套1一般都与伞体2分离,伞套1单独存在,这样便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伞套1往往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掉,从而失去对伞体2的保护,使伞体2加速破损和脏污,也给公共场所带来不便。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伞套不易丢的伞,其主要包括伞套1和伞体2,所述伞体2包括伞面21,中棒22和手柄23,其中,所述伞套1上设置有背带11,所述伞套1通过所述背带11可放置在所述中棒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双向打包机
- 下一篇:具有自保护功能的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