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吸热全玻璃太阳能真空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185.0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司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长青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300 山东省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 玻璃 太阳能 真空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真空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吸热全玻璃太阳能真空管。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元件,被誉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心脏”,真空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真空管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围绕真空管的专利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是真空管企业和生产线最近几年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在增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心脏,真空管将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为区域的差异、目标消费群体的差异、建筑的差异都要求太阳能热水器因地因时制宜,与建筑有效结合,太阳能真空管需要有高吸热、高转化率、高真空的三高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能性能好、热转化率高、真空度高的高吸热全玻璃太阳能真空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吸热全玻璃太阳能真空管,包括中空外管和中空内管,所述中空外管的尾端和中空内管的尾端之间形成顺接而连为一体,所述中空外管的顶端具有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凸起,在所述中空外管的一端的凸起的内腔镶嵌有与凸起的结构相适应的吸热铜块,所述中空内管设置于中空外管的中空腔体内并位于吸热铜块的下方,在所述中空外管的内壁和中空内管的外壁之间构成的区域内设有透明聚热管,所述透明 聚热管为一端开口且中空的结构,所述透明聚热管的开口端部朝下且中空内管位于透明聚热管内,所述透明聚热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均匀设置有透明凸起块。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中空外管的内壁和中空内管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支架,所述透明聚热管通过环形支架固定于中空外管的内壁和中空内管的外壁之间。
进一步的,考虑到增强反射能力,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中空内管的内壁上设有反射铝镀层。
进一步的,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外管的壁厚为1.5mm,所述中空内管的壁厚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中空内管和中空外管之间增设类似于凸透镜结构的透明聚热管,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光线聚热,提高热转化率,增加其吸能的性能,同时能够有效的保证真空管的真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空外管,2.中空内管,3.凸起,4.吸热铜块,5.环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高吸热全玻璃太阳能真空管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中空外管1和中空内管2,所述中空外管1的尾端和中空内管2的尾端之间形成顺接而连为一体,所述中空外管1的顶端具有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凸起3,在所述中空外管1的一端的凸起3的内腔镶嵌有与凸起3的结构相适应的吸热铜块4,所述中空内管2设置于中空外管1的中空腔体内并位于吸热铜块4的下方,在所述中空外管1的内壁和中空内管2的外壁之间构成的区域内设有透明聚热管,所述透明聚热管为一端开口且中空的结构,所述透明聚热管的开口端部朝下且中空内管2位于透明聚热管内,所述透明聚热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均匀设置有透明凸起块。
在所述中空外管1的内壁和中空内管2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支架5,所述透明聚热管通过环形支架5固定于中空外管1的内壁和中空内管2的外壁之间。
在所述中空内管2的内壁上设有反射铝镀层。
所述中空外管1的壁厚为1.5mm,所述中空内管2的壁厚为2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中空内管和中空外管之间增设类似于凸透镜结构的透明聚热管,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光线聚热,提高热转化率,增加其吸能的性能,同时能够有效的保证真空管的真空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长青,未经司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大面积矩阵中分布和连接LED的拓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模具设备及其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