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轮和机身固定的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049.1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翟忠琴;么世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36 | 分类号: | B64C25/3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18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身 固定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尾轮和机身固定的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尾轮和机身固定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方式是将尾轮直接和垂直尾翼下端面直接相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当尾轮遭到撞击会直接导致机身尾部的损坏,破坏飞机的结构和飞行性能。损坏后也不便于维修,同时这种连接方式在设计尾轮的转向结构时也不宜实施,不能很好的实现方向性的控制。
另一种方式是设计一套完整复杂的尾轮起落机构,飞行状态中尾轮收在收藏空间中,着落前弹出机构将尾轮弹出进行着陆。这样的设计造价高制造困难,同时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尾轮不能弹出,飞机不能正常着陆。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尾轮和机身固定的模块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轮和机身固定的模块结构,包括机身、螺母、螺栓、加强板、尾轮安装槽,所述机身的尾部设置有所述尾轮安装槽,所述尾轮安装槽内镶有所述螺母,所述尾轮单元的安装面与所述尾轮安装槽的下端面通过所述螺栓和螺母固接,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尾轮安装槽和尾轮单元中间。
飞机机身尾部一般采用曲面设计,如在其曲面上直接安装尾轮单元则存在较大的安装难度。同时也很难保证连接强度。设置一尾轮安装槽,在尾轮安装槽的下端面上安装尾轮单元。安装部分有较大的水平安装面,能牢固的安装尾轮单元。同时为了减小尾轮单元和机身尾部尾轮安装槽在飞机起飞或者降落时受到的外力冲击,增加其使用寿命。特设置一中间层即加强板,用来分担和抵消尾轮单元和机身尾部尾轮安装槽受到冲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尾轮安装槽、加强板和尾轮单元的安装面形状相互配合,所述加强板和尾轮单元刚好设置在所述尾轮安装槽内。
将加强板和尾轮单元的安装面完全卧入所述尾轮安装槽内,不单单可以起到准确定位尾轮单元的目的,而且也可以很好的减小尾轮单元、加强板和尾轮安装槽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为碳纤维薄板。
选用碳纤维薄板作为加强板是因为碳纤维材质具有硬度大结构强韧不易断裂等优点。尤其适合作为加强强度的零部件使用。能很好的吸收起飞和降落时候飞机尾轮单元受到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薄板为3层叠加而成。
多层结构进一步的增加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为反爪螺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尾轮单元遭到撞击或者损坏后不影响机身尾部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
2.出现故障和损坏后不破坏飞机的结构和飞行性能。
3.出现问题或损坏便于维修,也可快速更换。
4.对尾轮单元能很好的实现方向性的控制。
5.解决了传统方式中造价高,制造困难的问题。
6.减少了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分局部剖面图。
图中:
1、机身 2、尾轮伺服器舱 3、螺母
4、螺栓 5、尾轮单元 6、尾轮安装槽
7、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尾轮和机身固定的模块结构包括机身1、螺母3、螺栓4、加强板7、尾轮安装槽6,所述机身1的尾部设置有所述尾轮安装槽6,所述尾轮安装槽6内镶有所述螺母3,所述尾轮单元5的安装面与所述尾轮安装槽6的下端面通过所述螺栓4和螺母3固接,所述加强板7设置在所述尾轮安装槽6和尾轮单元5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