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器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5911.7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钟玉;陆国华;薛峰;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得新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229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或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为一种具有超薄平面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当前,液晶显示器已成为人与机器沟通的重要界面,由于液晶显示技术相对于其他显示技术具有低压微功耗、平板型结构、无眩光、不刺激眼睛、无电磁辐射和X射线辐射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日常应用中为了保护液晶显示器屏幕不受损伤或扩展显示器功能,需要在显示器屏幕上贴覆透明屏幕保护膜或功能性光学膜。
透明屏幕保护膜一般由屏幕保护膜、胶层、离型膜(未贴膜前)构成;功能性光学膜一般由功能性光学膜、胶层、离型膜(未贴膜前)构成。
目前,液晶显示器贴膜作业常采用自动贴膜机来完成的,但自动贴膜设备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易出现“粘辊”等现象,因此很多人选择人工进行贴膜,而人工贴合虽然成本有所降低,但是由于人工贴合的精度差,效率低,导致成品外观品质易发生气泡、边缘被手指接触而无法黏贴等问题,无法满足具有一定品质、效率、精度等要求时的贴合作业。
综上所述,需要开发成本低、效率高、作业品质高的贴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屏贴膜装置,解决了现有贴膜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人工贴膜精度差、效率低、成品品质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屏贴膜装置,包括基台、载物平台、XYZR精密移动平台和膜片附着装置,XYZR精密移动平台设置在基台上,所述载物平台安装在XYZR精密移动平台上,所述基台上安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膜片附着装置;
所述膜片附着装置包括中空的升降支架以及安装在升降支架上的膜片附着架,所述膜片附着架一端水平且固定安装在升降支架上,另一端向上弯曲与水平端成锐角,所述弯曲形膜片附着装置下表面黏贴有双面胶。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膜片附着架向上弯曲部分的长度不小于膜片附着架长度的30%。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膜片附着架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分叉端水平平直,且末端固定在升降支架上,U型结构的另一端向上弯曲与水平面成一个锐角。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膜片附着架向上弯曲的一端与水平面成5°—45°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屏贴膜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制造,成本低廉,而且操作方便,当需要贴膜时,显示器固定于载物平台上,所需膜片固定于弯曲型的膜片附着装置上,可通过调节平台来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并且弯曲型的膜片附着架能够有效防止贴膜时气泡的产生;使用该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贴膜操作时,贴膜效率和对位精度较高,而且具有良好的贴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液晶显示屏贴膜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液晶显示屏贴膜装置正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XYZR精密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提供的液晶显示屏贴膜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20、基台;30、支撑杆;301、升降支架;302、膜片附着架;303、膜片附着架水平部分;304、膜片附着架弯曲部分;40、XYZR精密移动平台;401、载物平台;402、调节螺母;403、X向移动机构;404、Y向移动机构;405、Z向移动机构;406、R向移动机构;
20'、基台;30'、支撑杆;40'、XYZR精密移动平台;301'、升降支架;302'、膜片附着架;401'、载物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得新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得新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5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击式破碎机均匀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刀片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