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刮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5004.2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崇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惠尔家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30B9/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白永才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榨油机 刮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刮渣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因人们有着多样性的需求,导致各式各样的电器面世,当中包括的家用榨油机最为新颖,把花生、芝麻、油菜籽乃至玉米等油料放进电器内,经过烘焙炒的干烤工序,再到高压压榨出油的过程,完全的自己动手制作而深受人们欢迎。
已知被炒好的油料会通过炒锅进入到榨油装置内进行压榨,这在制出食用油的同时也产生残渣,这些残渣会跟随榨筒的形状而变成长条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切割、刮断,现有的同类产品处理残渣一般采用安装在榨杆上的刮切,以旋转方式环切碎残渣,然而,锋利的刮刀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在对机器内进行清洗时,容易弄伤手部,而使用者必须把刮渣组件完全拆散才能清洗干净(但这是消费者禁止的),再者,刮刀残存的残渣亦难以清除干净,造成残存在刮渣组件里面的残渣腐败变质,从而影响下一次榨油品质的同时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刮渣器,其解决人们在榨油后难以清洗刮渣组件的问题,实现人们快速简单地拆卸清洗的目的。
对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榨筒内的榨杆,该榨筒与榨杆的末端为输出渣端口,该榨杆的末端上安装用于刮断从出渣端口输出残渣料的刮渣器。
所述刮渣器包括固定在榨杆端部的连接部和刮断部。
所述刮断部与榨筒的端壁连接。
所述连接部与榨杆为螺纹连接。
所述刮断部为L钉型的杆体。
所述刮断部为十字钉型的杆体。
所述刮断部为T字钉型的杆体。
所述刮断部为米字钉型的杆体。
所述刮断部与连接部对应的一侧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榨杆的末端上安装用于刮断从出渣端口输出残渣料刮渣器,该刮渣器包括连接部和刮断部。当榨油机开始榨油时,刮断部在榨杆的带动下旋转,把从出渣端口的残渣刮碎。而连接部通过螺纹旋转安装方式而具有简单的安装拆卸操作。另外,刮渣器可以是通过手柄或螺丝安装的刮片,或者冲压成L钉型、十字钉型、T字钉型或米字钉型,供使用者容易清洗之用,同时可避免细小的油料或碎屑粘附在刮渣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带螺杆的手柄安装刮片的立体图。
图4为螺丝配合刮片的立体图。
图5为L钉型的螺杆。
图6为十字钉型的螺杆。
图7为T字钉型的螺杆。
图8为米字钉型的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榨油机的刮渣器包括安装在榨筒1内的榨杆2,该榨筒1与榨杆2的末端为输出渣端口3,该榨杆2的末端上安装用于刮断从出渣端口3输出残渣料的刮渣器4,具体地,该刮渣器4包括连接部41和刮断部42,其中连接部41固定在榨杆2的端部。刮断部42可以与榨筒1的端壁连接,也可以不与榨筒1的端壁连接,同样能实现把油料残渣刮断的功能。连接部41与榨杆2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除了可保障刮渣器4和榨杆2连接的稳固性外,使用者对刮渣器4的拆卸也十分方便。刮断部42的形状可以是L钉型的杆体、十字钉型的杆体、T字钉型的杆体或米字钉型的杆体,上述形状均可有效对油料残渣进行刮断。刮断部42与连接部41对应的一侧设有手柄43,手柄43可便于使用者对刮渣器4进行拆卸清洗。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家用榨油机的刮渣器,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惠尔家电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惠尔家电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5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