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太阳能生态房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94674.2 | 申请日: | 2013-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聂在和;张仁友;刘承范;聂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H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太阳能 生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太阳能生态房。
背景技术
二百年工业文明,创造了经济奇迹,也破坏了地球生态。人类还要想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改变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是唯一出路。现在人们大都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当中,其结构笨重。水源的供给一般都采用自来水厂统一供水;电源都采用电网统一供电。而电网的提供的电能大都是采用煤炭发电,或者燃烧垃圾和秸秆。众所周知,这样的方式,将产生大量的燃气,不符合时代节能减排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太阳能生态房,其采用太阳能为整个生态房供电,零能耗、无污染,且可将雨水净化后作为水源,其节能环保。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组合式太阳能生态房,它包括屋顶、生活住宅楼层和地下室,所述的屋顶设置有太阳能发电站和蓄水池,所述的地下室设置有水处理系统,所述的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与蓄水池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在屋顶上设置太阳能发电站和蓄水池,太阳能发电站可为整个生态房提供电能,蓄水池可将雨水收集起来并通过地下室的水处理系统净化后为生态房提供部分水源。相对于现有的房子采用电网统一供电,自来水厂同一供水的方式,其低碳环保,无污染。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屋顶、生活住宅楼层和地下室均为轻钢组合式结构。整个生态房,即屋顶、生活住宅楼层和地下室均为轻钢组合式结构,其由若干个单独零部件组装而成,相比于现有的生活住宅房采用钢筋水泥浇筑的方式,其方便拆卸和组装。
所述的地下室设置有储能室和储物室。由于太阳能发电站的电能一部分用作生态房的电源供给,其还剩余一定的电能,为了储存剩余的电能,在地下室设置储能室,储能室内可放置蓄电池组以对剩余电能进行存储,以保证整个生态房夜晚的电能供给。为了便于放置房中平时不太能用到的物品,在地下室内设置储物室。
所述的地下室设置有垃圾处理系统。生态房在平时生活工作使用时,会产生生活垃圾,为了将这些生活垃圾处理掉,在地下室设置垃圾处理系统。
所述的生活住宅楼层包括起居楼层和生活办公楼层。为了使人生活和休息相互不打扰,将生活住宅楼层分为两层,一层是用于平时生活、会客、办公、煮饭等的生活办公楼层,另一层时用于休息睡觉的起居楼层。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站为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站。将太阳能发电站设置为分布式,其成本低廉,可靠性高且环保效益明显,可充分利用能源以提高能源的效率。其节约了电网的建设和电能输运的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型,采用分布式,才是真正的顺应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发展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作为整个生态房的电源供给,将雨水收集处理后作为部分的水源,其无能耗、无污染、低碳环保。
2、本实用新型整个生态房采用轻钢组合式结构,便于拆卸和安装,且可作为永久性居住房,即买即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地下室;2、生活住宅楼层;21、生活办公楼层;22、起居楼层;3、屋顶;31、太阳能发电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边防哨所、无线通讯基站、工地、井站、农场、办公生活用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组合式太阳能生态房,至上而下为屋顶3、生活住宅楼层2和地下室1,所述的屋顶3设置有太阳能发电站31和蓄水池,在地下室1内设置水处理系统,且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与蓄水池相连。屋顶的太阳能发电站31,用于生态房的电源供给。蓄水池用于雨水的收集和存放,并通过管道将雨水输送给地下室的水处理系统,水处理设施可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水处理设施也可对淡化海水或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净化处理,或可将自来水处理为直饮水,水处理设施将雨水、淡化海水、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净化处理或作为整个生态房的水源供给。其低碳环保、无污染,符合时代环保的需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4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