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后门内框电泳流痕的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4406.0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安聪慧;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22 | 分类号: | C25D13/22;C25D1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后门 电泳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涂装的电泳工艺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消除后门内框电泳流痕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涂装中一般都是采用通用的前处理、电泳处理工艺,车身在经过电泳之后会在车门内板积留电泳液,而左右后门内板积留的电泳液会沿着锁扣流到门内框上。在进入电泳烤炉烘烤的过程中,后门内板积留的电泳液继续流动,此时流到后门内框上的电泳液在高温作用下会产生电泳流痕,电泳打磨工位就需要对此部位进行打磨,这样会带来增加劳动力以及打磨露底等问题。
现有的引流装置是在本体两边剪出两只支撑脚,在投入使用初期由于装置平面比较光滑,在重力作用下,电泳液能够顺利的流到门内板上,但是长时间使用后便造成装置表面灰疤,如果继续使用会导致电泳液沿着灰疤向各个方向流动,此时该装置起不到消除后门框电泳痕的作用。该装置是将支撑脚折弯引流则会造成支撑脚划伤车身,导致质量缺陷。由于支撑脚从本体的两边剪出,故而电泳液能够沿着支撑脚流出,导致引流效果较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621412U,授权公告日2012年12月26日,公开了一种汽车涂装车门工装,包括L型撑杆,在所述L型撑杆的竖杆底部设置有顶块,在L型撑杆的横杆端部向下设置有端头,在所述端头一侧的横杆上设置有L型插板,在所述L型插板一侧的横杆上向下设置有卡板,在所述卡板下部开设有凹槽。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仍采用现有的引流装置,故而流到后门内框上的电泳液在高温作用下会产生电泳流痕,电泳打磨工位就需要对此部位进行打磨,这样会带来增加劳动力以及打磨露底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会产生电泳流痕需要电泳打磨导致增加劳动力及打磨露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需要电泳打磨且减少劳动力的消除后门内框电泳流痕的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后门内框电泳流痕的引流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本体的两条长边上均设有翻边,所述的翻边位于本体的正面,所述本体的背面设有若干支撑脚。在电泳液流到后门内框上时,通过翻边能够有效的防止电泳液沿着本体的两边向各个方向流动,消除了后门内框的电泳痕,从而就不需要进行电泳打磨,提高了引流效果,减少了劳动力,而单独设置的支撑脚与从本体上剪出的支撑脚相比较而言,支撑脚与本体的连接处不会划伤车身。
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边垂直在本体的正面上,有效防止电泳液在翻边处往外流而导致引流效果变差。
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边与本体是一体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脚有两个,所述的支撑脚设置在本体的两条长边上,能够很好地将整个装置定位在后门内框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脚与本体之间的夹角在30度到45度之间,在定位整个装置的同时,能够在一定方位内能够微调,以便于更好的引流电泳液。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脚与本体之间的夹角为37度,选择此角度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脚与本体是一体的,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强度。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的支撑脚与本体焊接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除了后门内框的电泳痕,从而就不需要进行电泳打磨,提高了引流效果,减少了劳动力,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1. 本体,2. 翻边,3. 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消除后门内框电泳流痕的引流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的形状为长方形,本体1的两条长边上均设有翻边2,翻边2位于本体1的正面,翻边2垂直在本体1的正面上,翻边2与本体1是一体的,本体1的背面设有两个支撑脚3,支撑脚3设置在本体1的两条长边上,支撑脚3与本体1是一体的,支撑脚3与本体1之间的夹角在30度到45度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3与本体1之间的夹角为37度。
在电泳车身烘烤之前,将本引流装置在电泳下挂工位安装到左右后门锁扣处,在本引流装置的引流下,电泳液会流到门内板中。而且由于该引流装置具有翻边2结构以及支撑脚3是设置在本体1的背面,电泳液不会沿着支撑脚3流出。因此,该引流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电泳流痕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4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视的文本删除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粘防滑烤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