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4246.X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惠斌 |
主分类号: | H04N21/443 | 分类号: | H04N21/443;H04N5/6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电视机 快速 启动 唤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功能应用多样性的需求,对于传统的电视有更高清的操作系统UI,更生动的3D动画,更丰富的网络应用等要求。而在智能化电视机的启动过程中,加载这些内容势必会导致启动时间的增加。
目前市面上的解决方法有通过减少的加载内容,带来的问题是大大的影响和限制了初级启动的体验感,让启动无法加载太多精美的画面。通过在电视机中增加固态硬盘,利用固态硬盘的快速读取速度来达到快速启动的目的,但是此方法的最大缺陷是固态硬盘成本过高,普通64G的要三百多块,且启动慢,在不影响体验的情况下加载完整桌面和相关驱动最低也要10秒,而目前进行的市场调查,普遍开机时间在10-45秒。
当用户在关机后,无法在下次启动后快速回到当前所看的内容,这极大的影响了用户体验。而传统的电视机通过待机状态快速唤醒,但实际上显示管还是处于通电状态,并且同时这要求用户不能拔下电源,这种做法很不环保。同时,智能化电视机的网络数据和应用无法及时更新,需要占用用户开机时的网络带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不能快速启动或唤醒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其包括,
用于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
与显示装置连接的用于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芯片;
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的系统电路,该系统电路带有微处理器;
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
用于定期进行网络数据更新的网络装置;
所述系统电路分别与网络装置、图像处理芯片、存储装置连接,以及,还包括电源供给装置,所述电源供给装置分别与显示装置、图像处理芯片、系统电路、网络装置和存储装置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电源供给装置连接的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分别与显示装置、图像处理芯片、系统电路、网络装置和存储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在工作时,电源供给装置能够对智能化电视机的显示装置、图像处理芯片与带有微处理器的系统电路进行独立供电,并在电源供给装置对显示装置和图像处理芯片停止供电后,带有微处理器的系统电路即处于低功耗模式,通过设置成低功耗模式后,对于任何开机指令,可以做到迅速开机或唤醒,同时可以复原到用户上次关机的状态,相对于目前的智能化电视机开机时间最少都要10-45秒来说,本实用新型仅需要1-3秒;
2、通过电池装置,也可以保持系统电路的低功耗模式,以满足无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快速启动或唤醒,解决了传统电视待机状态下需要保持接通电源的非常不环保的行为;
3、通过关机状态下的低功耗模式,可以在不使用智能化电视机时,进行有效的数据更新,电视节目的预加载,系统更新,云同步,实现了智能化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的框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中用户开机或启动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中用户关机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中用户切断电源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中网络数据更新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中电池装置充电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化电视机快速启动或唤醒的装置,其包括用于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110;与显示装置110连接的用于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芯片120;与图像处理芯片120连接的系统电路130,该系统电路130带有微处理器131;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160;用于定期进行网络数据更新的网络装置140;其中:所述系统电路130分别与网络装置140、图像处理芯片120、存储装置160连接,以及还包括电源供给装置150,所述电源供给装置150分别与显示装置110、图像处理芯片120、系统电路130、网络装置140和存储装置16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惠斌,未经刘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4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