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碗机卡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93756.5 | 申请日: | 2013-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 |
| 主分类号: | A47L15/42 | 分类号: | A47L15/42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30008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碗机 卡盘 | ||
技术领域
一种洗碗机卡盘,属于洗碗机抓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用来自动清洗碗、盘等餐具的设备,它在增进碗、盘等餐具清洁卫生的同时,也为餐厅、宾馆、机关单位食堂的炊事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的洗碗机按结构可分为箱式和传送式两大类,按照洗涤方式可分为喷淋式,涡流式, 喷淋式是采用高压水上下左右喷淋,以达到清洗效果,涡流式常见于家用的洗碗机以及超声波洗碗机。
目前的洗碗机抓具以及卡盘大部分都是由单片机控制,多种感应器感应;或者是电机通过多种方式带动来实现对物品的抓取和卡紧,其工作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片机的控制,装配麻烦,不但要把需要的构件和传感器、单片机连接安装,还要给单片机编程,而且不论人工还是组件本身,价格都是昂贵的。因此,面对目前市场上这种抓具卡盘的很大局限性,需要设计出一种纯机械的机构来实现它的抓取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纯机械的装置来实现洗碗机对碗、盘的抓取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碗机卡盘,包括内芯、套筒、钩爪、支撑套筒、弹簧和支撑内芯,所述内芯竖直设置在套筒内部,在所述套筒上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槽孔,所述钩爪的上端均穿过槽孔与内芯铰接,并且钩爪的数量与套筒上部槽孔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均与钩爪铰接,另一端均与支撑内芯活动连接,并且支撑套筒的数量、支撑内芯的数量均与钩爪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内芯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套筒的内部,支撑内芯的另一端铰接在套筒的下部,支撑内芯伸入支撑套筒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弹簧。
在所述内芯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
所述套筒上部设置的槽孔为竖直设置的条形槽孔。
在所述缓冲弹簧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弹簧包装。
所述套筒上部设置有四个槽孔。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将内芯竖直设置在套筒内部,在套筒上部设置至少三个槽孔,并将钩爪3的上端穿过槽孔与内芯铰接,同时支撑套筒的一端均与钩爪铰接,另一端均与支撑内芯活动连接,支撑内芯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套筒的内部,支撑内芯的另一端铰接在套筒的下部,并且支撑内芯伸入支撑套筒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在自然状态下,钩爪受到支撑套筒的作用是伸开的,当钩爪碰到圆形碗状物时,随着内芯与碗状物相接触使得内芯升高,从而使得钩爪开始收缩,收缩到一定程度最终抓住碗状物,并卡紧碗状物,收缩的同时弹簧随着钩爪的收缩而被压缩。当内芯被外力向下压时,钩爪在弹簧的作用下逐渐张开,当张开到一定程度,碗状物被钩爪放下,整个过程都是都过简单的机械结构来实现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成本也低。
二、通过在内芯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在缓冲弹簧外部设置缓冲弹簧包装,使得内芯在接触碗状物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而不会损坏碗状物等餐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为内芯,2为套筒,3为钩爪,4为支撑套筒,5为弹簧,6为支撑内芯,7为缓冲弹簧,8为缓冲弹簧包装。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洗碗机卡盘,包括内芯1、套筒2、钩爪3、支撑套筒4、弹簧5和支撑内芯6,所述内芯1竖直设置在套筒2内部,在所述套筒2上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槽孔,所述钩爪3的上端均穿过槽孔与内芯1铰接,并且钩爪3的数量与套筒2上部槽孔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套筒4的一端均与钩爪3铰接,另一端均与支撑内芯5活动连接,并且支撑套筒4的数量、支撑内芯5的数量均与钩爪3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内芯5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套筒4的内部,支撑内芯5的另一端铰接在套筒2的下部,支撑内芯5伸入支撑套筒4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弹簧5。
在所述内芯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7。
所述套筒2上部设置的槽孔为竖直设置的条形槽孔。
在所述缓冲弹簧7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弹簧包装8。
所述套筒2上部设置有四个槽孔。
所述的内芯1为实体,本实用新型整体为爪型。
所述的钩爪3既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钩爪3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可实现其抓取功能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未经刘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3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