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原料方坯自动翻转的步进梁式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3739.1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董磊;凌全伟;毕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原料 自动 翻转 步进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原料方坯自动翻转的步进梁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行业所有厂矿都以方坯为原料来轧制棒线材产品,该类钢材产品占国内钢铁产品的比重也比较大,并且方坯的规格大部分在90×90mm-180×180mm范围内,国内生产方坯的步进炉,无法实现原料方坯加热过程中的自动翻转,原料方坯在加热过程中,加热的温度均匀性不好,尤其对于某些特殊的合金钢更是无法达到较高的温度均匀性要求;另外方坯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厚度不均,给后续方坯的处理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方坯在加热过程中,预热或加热段形成加热黑印宽度大、温差梯度大,均热段消除黑印需要时间长,取消黑印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技术先进、应用范围广,同时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解决上述常规问题的可实现原料方坯自动翻转的步进梁式加热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实现原料方坯自动翻转的步进梁式加热炉,包括步进机构、炉底钢结构、固定梁、活动梁和垫块,所述的固定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这些固定梁通过水冷立柱固定在炉底钢结构上,每个固定梁之间设有一个活动梁,活动梁通过水冷立柱固定在步进机构的平移框架上,固定梁和活动梁上均设有垫块。
所述的垫块中间设有90度开槽,其开槽其中的一边与水平面的角度为0-90°,垫块底部均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方坯加热的温度均匀性好:通过步进机构、固定梁、活动梁和垫块的配合,实现了方坯的自动翻转,保证方坯的每个受热面都能均匀加热,避免常规步进炉加热方坯时,方坯上下受热面的加热量高于两个侧面的问题。
2、有效解决方坯表面产生的氧化铁皮厚度不均的问题。
3、减小加热黑印的宽度和温差梯度:方坯在进行翻转时,不同的受热面与垫块接触,降低了水梁对原料方坯的热冲击,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方坯在加热过程中,预热或加热段形成加热黑印宽度大、温差梯度大,均热段消除黑印需要时间长,取消黑印难度大的这一系列问题。
4、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而灵活:不用增设其他辅助设备就能实现方坯的自动翻转,垫块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方坯,而且根据不同炉长,确定垫块的循环组成,有利于装出钢机的顺利运行。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垫块的结构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垫块的结构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垫块的结构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垫块的结构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侧视图。
1—步进机构 2—炉底钢结构 3—固定梁 4—活动梁 5—垫块 6—原料方坯 7—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原料方坯自动翻转的步进梁式加热炉,包括步进机构1、炉底钢结构2、固定梁3、活动梁4和垫块5,所述的固定梁3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这些固定梁3通过水冷立柱固定在炉底钢结构2上,每个固定梁3之间设有一个活动梁4,活动梁4通过水冷立柱固定在步进机构1的平移框架上,固定梁3和活动梁4上均设有垫块5;所述的垫块5中间设有90度开槽7,其开槽7其中的一边与水平面的角度为0-90°,垫块5底部均为弧形结构。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原料方坯6通过装钢机送入炉内,水平放在固定梁3的第一个垫块5上,然后活动梁4开始进行动作,将原料方坯6托起,利用活动梁4上的垫块5实现一定角度的翻转,然后开始步进动作,原料方坯6再利用固定梁2的第二个垫块5再次实现一定角度的翻转,进而完成一个步进周期,经过N个步进周期完成原料方坯6的翻转循环,此方坯在炉内经过若干个翻转循环最终通过出钢机水平拖出步进炉完成加热过程。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3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镍湿法冶炼用阴极板
- 下一篇:一种离合式真空合金投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