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隙型电涌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3562.5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意普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16 | 分类号: | H01T4/16;H01T4/02;H02H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戴建波;朱本利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型电涌 放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隙型电涌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涌保护器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也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其工作原理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210030440.2公开了一种多层放电间隙型电涌保护器,适用于交流或直流电路的过电压保护,包括n个放电隙和n-1条触发电路,n为≥2的整数,n个放电隙串联连接构成过电压泄放电路,过电压泄放电路两端设有连接端子,用于连接被保护的交流或直流电路,n-1条触发电路中的每一条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放电隙之间的导电件连接,它们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与第一个放电隙F1外端部连接,各条触发电路的结构相同,均为由电容器和电阻器并联构成的RC电路。
中国专利201020653374.0公开了一种双层金属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其通过一个双层金属间隙型电涌保护结构,且两个间隙每个大于2mm;同时采用双点火电路点火,在防雷器的三个放电电极之间的两个间隙内依次产生一个电火花,相当于提供一个两个电火花的导电通道,使得防雷器在上升电压比较低的情况下开始放电,利用火花导电的特性,使得雷电流从金属电极处泄放,且放电组件将大量的电涌能量通过主放电电极泄放,形成低触发电压;当雷电浪涌过去以后,由于两个间隙每个大于2mm的拉弧距离的作用,加上内置消弧装置的配合,能将被保护线路电源电压造成的续流迅速断开,形成高额定断开续流。
中国专利201020253699.X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包括:放电模块、触发模块和限压型模块,其中放电模块、触发模块和限压型模块相互并联。
中国专利201220733996.3公开了一种开关间隙型自点火电涌保护器,包括:一底座,底座上端空腔放置线路板,底座下端平行设置,灭弧室位于底座内部形成的空腔内,灭弧室与线路板通过触发电极相互连接,灭弧室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灭弧室下方的灭弧罩,触发电极一端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触发电极另一端连接线路板的触发端口,第一电极和对应的接线端通过一体成型的导电带连接,第二电极和对应的接线端也通过另外一体成型的导电带连接。
现有技术中,主回路电极为压铸或翻砂制成,该两种工艺均有一定的弊端:采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电极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表面粗糙,使位于两片电极之间的石墨受力不均,导致产品的质量、性能不稳定;采用翻砂工艺制造电极需要设置孔加工环节,不仅使工艺复杂,而且钻孔过程中易发生误差导致所加工孔的位置、尺寸不一,同样导致产品的质量、性能不稳定。
因此,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成孔位置一致的用于电涌放电装置的电极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隙型电涌放电装置,其主回路电极的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成孔位置一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隙型电涌放电装置,其包括:
两个主回路电极,该主回路电极为冲压或挤压制成的片状结构;
排列为一列的N个石墨片,其位于两个主回路电极之间,其中N≥2,位于两端的石墨片分别与两个主回路电极相接触;
N-1个环状绝缘片,相邻的石墨片以环状绝缘片隔开,使相邻的石墨片之间形成石墨间隙;
少于N个的石墨间隙点火器,每个石墨间隙点火器均对应于一石墨片设置,每个石墨间隙点火器均包括触发端子以及电容,触发端子的一端连接至电容,触发端子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石墨片的边缘部分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主回路电极优选为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N≥2,优选为2-20。
本实用新型中,主回路电极的材料为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或合金,其优选为铜。环状绝缘片的厚度范围为0.2-1mm,在此范围内优选为0.5mm。
本实用新型中,触发端子为两端弯折的针状。
本实用新型的间隙型电涌放电装置是利用两片石墨之间的构成的石墨间隙(也称绝缘间隙、火花间隙)作为放电腔,其整体串联多个这样的放电腔以达到提高通流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少于N个的触发端子可分为两组,该两组交叉设置。每一组的触发端子穿设于一绝缘条上,两条绝缘条平行固定于电路板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意普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意普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35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