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及其存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3387.X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谷名;林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08 | 分类号: | B65H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张惠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事务 及其 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存纸盘以及使用该存纸盘的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可收合的挡纸装置的多段式存纸盘以及使用该存纸盘的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如打印装置、复印装置、扫描装置、以及传真装置等,进纸口或出纸口外设有存纸盘,用以存放纸张。存纸盘上设有挡纸件(stopper),除了存纸外,位于出纸口的存纸盘可以防止纸张从存纸盘中滑出,并且堆叠整齐;位于进纸口的存纸盘则可以控制纸张位置,并且放置整齐。可参考美国专利号US6,890,071在说明书中揭露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多段式存纸盘。每个存纸盘最少由两个盘构成,盘与盘之间按照大小以套叠(nested)的方式连接,可调整长度以配合各种尺寸的纸张。并且在不需要使用存纸盘时,可将其收纳到打印机的本体的内部以节省空间。又可参考美国专利号US7,547,015揭露的一种附有可收合的挡纸件的存纸盘,使用此存纸盘时可掀开挡纸件到一定角度呈挡纸状态,也可将挡纸件折叠收合在存纸盘中呈非挡纸状态。并且此挡纸件滑动地设置在存纸盘上,可调整位置以配合文件的长度。
图1为运用现有技术的具有可收合的挡纸件的多段式存纸盘示意图,此图合并上述两个现有技术的精神。如图1所示,存纸盘1包含第一盘11、第二盘12、第一挡纸件A、以及第二挡纸件B。第一盘11为中空壳体,与第二盘12以套叠的方式连接,第二盘12可套叠至第一盘11的内部。第一挡纸件A设置于第一盘11,第二挡纸件B设置于第二盘12,可以分别收合在第一盘11与第二盘12。存纸盘1位于出纸口(未绘示)外,纸张S沿粗箭头方向被排出,受第一挡纸件A阻挡而堆叠在第一盘11的上方。
然而,若接着有较长的纸张被排出,用戶则须将第二盘12从第一盘11中抽出以延长存纸盘1的长度,使得存纸盘1可容纳较长的纸张。但是,较长的纸张若要顺利滑到第二盘12,需要先收合第一挡纸件A,使第一盘11表面平顺。然而在收合第一挡纸件A之前,必须先挪开原先放置在第一盘11上面的纸张S,这样做相当不方便。并且,挪开纸张S以及收合第一挡纸件A的时候,为避免存纸盘1因此堵塞甚至卡纸,需暂时停止出纸过程,因而使工作效率变低。这是因为第一挡纸件A不能直接移动到第二盘12,因而不仅会卡在第一盘11影响出纸,而且也会使第二盘12必须多增设第二挡纸件B,从而增加生产成本与组装手续。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存纸盘,以及使用存纸盘的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具有一种能适用于复数个盘的挡纸件,用以方便地堆叠各种长度的纸张并且不中断连续出纸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存纸盘,以及使用存纸盘的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具有较少的挡纸件,用以减少零件的数量,简化构造,减免组装手续,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存纸盘的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存纸盘可收纳到事务机的本体的内部,用以节省空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存纸盘,用以存放纸张,包含第一盘、第二盘、以及第一挡纸件。第一盘包含具有上开口的中空壳体,第二盘连接在第一盘,并能套叠到第一盘的内部。第一挡纸件设置在第二盘上,第二盘套叠到第一盘的内部时,第一挡纸件位于上开口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同样提供一种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包含本体,以及上述的存纸盘,存纸盘连接本体。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施例以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运用现有技术的具有可收合的挡纸件的多段式存纸盘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馈纸功能的事务机示意图,其中第二盘套叠在第一盘的内部。
图3显示图2的存纸盘示意图。
图4显示图3的存纸盘示意图,其中第一挡纸件为收合状态。
图5显示延长图3的存纸盘的示意图。
图6显示收纳图2的存纸盘的示意图,其视角为左侧视。
图7显示收纳图2的存纸盘的另一种态样。
图8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存纸盘示意图。
图9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存纸盘示意图。
符号说明
1、2、3、4 存纸盘
11、21 第一盘
12、22 第二盘
23、23’ 第三盘
231 开口部
30 上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3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纤维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竹炭、木炭复合粘胶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