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3136.1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熊英;马伟力;薛太顺;王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李春晅 |
地址: | 0442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切割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线切割机床适配的粘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切割机床可以同时加工多个相同规格的工件,因此为了避免加工过程中工件间的相对运动,通常在加工前将多个工件粘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工件5的上、下端面51为粘接面,左端面52为粘接基准面,箭头示出了线切割机床的加工方向。
但是工件的加工垂直度和产品平行度往往受其他工件的影响(加工垂直度指工件的上、下粘接表面与切割机床的钼丝的垂直程度,产品的平行度是指加工后的产品加工尺寸的均匀程度)。原因是:一、某些工件的方正度(即粘接面与粘接基准面的垂直度)较差,粘接后本工件的粘接面与理想水平面略有一定的倾斜,之后粘接的工件的粘接面也会出现倾斜角度,导致加工垂直度差,加工后产品的平行度差,甚至某些产品的尺寸偏小。二、粘料时同一粘接面上不同部位的粘接剂厚度不均,使各工件粘接面不完全平行,加工后产品的尺寸不均匀,即产品平行度不均。如果产品的尺寸小于尺寸标准,则本产品成为废品。
综上,粘接工件后进行线切割加工的方法,各工件间相互影响系数大,导致产品的加工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一种粘料装置,将各个工件间隔粘接在粘料装置上进行加工,避免了工件间的相互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粘料装置,包括:本体,其横截面呈方括号“[”状,本体的左、右两个自由边的相应位置上设有多个水平卡槽,且本体的连接壁上设有两个竖直的粘接筋;卡板,其尺寸与卡槽相适配,卡板放置在本体的左、右两个相应的卡槽内,使卡板保持水平,卡板与两个粘接筋的前端面相抵接;卡板上放置工件,工件的后端面与两个粘接筋的接触面粘接。
单个工件与两个粘接筋形成牢固的粘接定位,因此可以间隔粘接,避免工件间的相互影响,减小废品率,增加加工合格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卸料组件,其包括卸料板,卸料板包括横梁和立板,横梁的宽度大于立板,立板插入两个粘接筋之间并与工件的后端面抵接,横梁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粘接筋的上端面上。立板从后向前的移动可以加工后的工件从粘接筋上分离下来。
上述技术方案中,卸料组件还包括杆状的卸料把手,其转动设置在本体的后侧面上,卸料把手上设有卸料顶杆,卸料顶杆从本体的连接壁穿出并与立板的后端面抵接。卸料把手可以方便地推动卸料板从后向前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卸料顶杆上设有外螺纹,并从本体连接壁上的螺纹通孔穿出。卸料顶杆和本体连接壁的螺纹连接可以更稳定安全地推动卸料板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工件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粘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卸料板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本体,11-卡槽,12-粘接筋,2-卡板,3-卸料把手,31-卸料顶杆,4-卸料板,41-横梁,42-立板,5-工件,51-粘接面,52-粘接基准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2所示,粘料装置的本体1的横截面呈方括号“[”状,本体1的左、右两个自由边的相应位置上设置多个水平卡槽11,且本体1的连接壁上设有两个竖直的粘接筋12。与卡槽11尺寸相适配的卡板2放置在本体1的左、右两个相应的卡槽11内,使卡板保持水平,并与两个粘接筋12的前端面相抵接。
粘料时,将工件5放置在卡板2的上端面上,工件5的后端面与两个粘接筋12抵接,然后在工件5和两个粘接筋12的间隙上方均匀地滴少量粘接剂,粘接剂因重力而向下流动,使工件5和粘接筋12粘接。待工件5牢固粘接在粘接筋12上时,取下卡板2,进行下一工件的粘接。相邻两个工件的间隔为一个卡槽的高度。
粘料装置还包括卸料组件,卸料组件包括卸料板4和杆状的卸料把手3。如图2所示,卸料把手3转动设置在本体1的后端面上,其上设有卸料顶杆31,卸料顶杆31上设有外螺纹,卸料顶杆31从本体1的连接壁上的螺纹通孔穿出。如图3所示,卸料板4包括横梁41和立板42,横梁41的宽度大于立板42。
在切割加工完成后,将立板42插入两个粘接筋12之间,横梁41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粘接筋12的上端面上,立板42的前端面与加工后工件5的后端面抵接。转动卸料把手3,使卸料顶杆31对立板42产生推动力,进而推动粘接在粘接筋12上的工件5,使二者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3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箱
- 下一篇:气体管道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