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2811.9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发;陈钧;宋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6;H01R13/64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1994年,英特尔、康柏、数字、IBM、微软、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USB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发布了1.0,1.1及2.0等版本。
上述USB 1.0,1.1,2.0版本分别支持下述三种传输速率:(1)、低速模式传输速率为1.5兆比特每秒,多用于键盘和鼠标;(2)、全速模式传输速率为12兆比特每秒;(3)、高速模式传输速率为480兆比特每秒。
然而,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USB 2.0的传输速率已经不能满足某些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例如,在传输音频或视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传输速率往往高达1G至2G每秒(1G=1000兆比特)。电连接器领域内的另外的两类接口,如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 Express,个人计算机扩展总线接口规范,传输速率可达2.5G每秒)及SATA接口(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传输速率可达1.5G至3.0G每秒)的传输速率已经明显超过了USB 2.0接口。
日前USB-IF也已经完成制定具有更高传输速度的USB3.0传输协议,来配合未来具有更超传输功效的电脑周边装置,例如外接硬盘等。
USB3.0连接器除了可向下兼容USB2.0连接器,更可提供高达5Gbps的高速传输作业。
然而,由于USB3.0连接器具有两列端子来执行USB2.0以及3.0的传输协议,因此其不仅结构复杂而导致模具开发成本高、组装困难等问题,更容易因高频信号传输端子之间的互相干扰而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再者,由于USB3.0连接器被设计向下兼容USB2.0连接器,因此USB3.0连接器也具有微型B(Micro-B)连接器的类型,微型B连接器较USB标准A型连接器来的小而能装设在行动电话等轻巧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然而,也由于体积较小,端子排列密集,更容易产生高频信号干扰而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中国专利公告第CN 201323356Y号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符合USB协会规定的USB 3.0版本,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以及固持在绝缘本体中且部分凸露出金属壳体的锁扣件。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延伸超过绝缘本体的后端,以供导线的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沿上下方向组装的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导线具有两根高速信号线,高速信号线的剥铝箔区域之间容易产生信号串扰,从而造成不良品。
因此,确有必要对线缆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金属壳体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并承接导电端子的转接体及与导电端子电性相连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分成收容于第一舌板及第二舌板的两组导电端子,所述线缆具有两根高速STP线,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相互组装的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的顶壁设有向下弯折延伸的弹片,该弹片向下延伸位于两根高速STP线的剥除铝箔区域之间。
进一步,所述弹片由上壳体的顶壁向下冲压形成,上壳体开设有一位于弹片一侧且与弹片相连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的上壁向后延伸形成一延伸片,该延伸片与下壳体的两个侧壁之间均留有间隔。
进一步,所述延伸片与其中一个侧壁之间的间隔较大,与另一个侧壁之间的间隔较小。
进一步,所述弹片紧邻着延伸片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包括前端大体呈直筒状的结合部,该结合部的后部沿横向方向设有一排卡孔,所述延伸片位于卡孔后方。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开设有一位于弹片一侧且与弹片相连的通孔,所述延伸片向后突出遮挡住该通孔。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具有位于两侧的一对狭槽及位于前端且与下壳体配合的若干卡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2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智能上料功能的反应釜
- 下一篇:自动扶梯的梯级滚轮防尘防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