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输电线路耐张塔的相间距离优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2767.1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苗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
主分类号: | H02G7/20 | 分类号: | H02G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62499 贵州省黔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输电 线路 耐张塔 相间 距离 优化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输电技术,具体涉及紧凑型输电技术在山区运用中耐张塔的相间电气距离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紧凑型输电线路(The compact transmission line),是一种输电自然功率大、占用输电走廊少、单位投资少的绿色、环保输电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长距离、大容量、跨区域输送电能。该输电技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地区设计建成第一条试验性输电工程(500kV昌房线),2004年才在南方电网天生桥至广州第四回输电工程中设计建设第一条高原山区紧凑型试验性输电工程(也是国内第二回紧凑型输电工程),该输电技术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技术,目前已在南方电网公司的云电外送工程、黔电外送工程及河南等地电网中有应用。与常规输电技术相比较,此项输电技术更为经济,能节省大量输电走廊,绿色环保。但在山区设计使用中由于杆塔所处高差较大,电场空间紧凑,在耐张塔绝缘子出现“倒挂”时会形成相间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距离的工程缺陷,而目前国内紧凑型输电线路都没有解决这一缺陷的有效新方案。
优化紧凑型输电线路耐张塔相间距离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一、改变外角相跳线支架的杆塔结构,就是改变外角相跳线支架位置,提高跳线挂点高度,以达到增加跳线的导线挂点与下角相导线挂点“尽头”的高差,从而达到优化相间距离。但从防雷方面分析,提高跳线支架,防雷保护角增加,跳线保护角的增大,将降低了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再从受力分析来看,这一方法需要改变杆塔跳线支架安装位置,也改变了杆塔的钢结构,需要重新设计验算新的塔型。需要进一步研究更好的方法。
二、是采用收紧跳线或增加硬跳线的措施,采用硬跳线措施和收紧跳线减小弧垂的措施是一样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大此处相间距离,但收紧跳线减小跳线弧垂对增加此处相间距离是有限的,因为收紧跳互减小此距离的方法在天广四回紧凑型输电工程的缺陷处理时效果不理想,无法彻底消除这一隐患,在大风、履冰等自然环境下仍会使这一距离减小,威胁电网安全。
从跳线及跳线绝缘子风偏来分析,增加硬跳线将增加受风面积,跳线风偏将增加,当大风时跳线的偏移将改变其与下角相导线的均压环之间的相间距离和跳线与杆塔的相地距离。所以采用此措施不是最好的。
改变外角相跳线支架的杆塔结构和采用硬跳线这两种方法不是理想优化措施,前者防雷水平降低,改变了耐张塔的钢结构,需要重新设计验算新塔型,后者收紧距离有限,增加了受风面,无法彻底解决实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目的在于提出电场结构优化方案,可以对紧凑型输电线路耐张塔外角跳线与下角张力导线形成的最小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的缺陷进行消除,降低紧凑型输电线路耐张塔相间距离过小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安全风险,为该绿色输电技术在高原山区环境里的运用提出优化措施,提高电网安全水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紧凑型输电线路耐张塔的相间距离优化结构,所述耐张塔包括塔脚、塔身、塔头、跳线绝缘子串、耐张串以及跳线,所述塔脚和塔头分别位于塔身的上、下两侧;所述塔头包括固定于塔身上的三层横担,该三层横担由上至下依次为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其中,所述上横担包括分别位于塔身两侧的外角侧地线支架、内角侧地线支架以及位于内角侧地线支架外侧的内角相跳线支架,所述中横担包括对应设置于外角侧地线支架下侧的外角相导线支架、位于内角侧地线支架下侧的内角相导线支架、以及设置于外角相导线支架外侧的外角相跳线支架,所述下横担对应设于内角相导线支架的下侧;所述跳线绝缘子串包括悬垂于内角相跳线支架下侧的内角相跳线绝缘子串、悬垂于外角相跳线支架的外角相跳线绝缘子串以及悬垂于下横担下侧的下相跳线绝缘子串;所述耐张串包括外角相耐张串、内角相耐张串和下相耐张串,它们的一端分别通过外角相耐张串挂点、内角相耐张串挂点、下相耐张串挂点与外角相导线支架、内角相导线支架、塔身分别相连,它们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用于外角相耐张串与第一张力导线相连的第一连接点、用于内角相耐张串与第二张力导线相连的第二连接点以及用于下相耐张串与第三张力导线相连的第三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之间形成铅垂的倒三角形;所述跳线包括连接于第一连接点与外角相跳线绝缘子串下端的外角相跳线、连接于第二连接点与内角相跳线绝缘子串下端的内角相跳线、以及连接于第三连接点和下相跳线绝缘子串之间的下相跳线,所述下相耐张串与下相耐张串挂点之间安装有延长环,使导线带电体远离塔身。
所述延长环的长度不小于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2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10kV及以上电缆终端附件
- 下一篇:一种冲压耐张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