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2571.2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山;祝虎;郭虎;胡平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七零九印制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板加工工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槽车。
背景技术
在PCB板生产的喷锡工艺段,常出现待喷锡的PCB板堆积在一起,来不及喷锡处理的情况。堆积时间过长,会导致预处理时浸润的助焊剂--助焊剂自然蒸发和流失,PCB板表面所附着的助焊剂就不均匀,喷锡时就出现上锡不良的品质问题。现有的喷锡技术,都需要用到助焊剂作为助焊剂,因此,为了防止PCB板堆积情况出现,线路板厂家一般都是降低预处理的速度或者将喷锡预处理段开一开、停一停,等后面喷锡完了再放下一批。
现有管控方法的缺点在于:预处理速度低,会增加对PCB板铜层的腐蚀,可能造孔铜厚度不够的功能性不良问题;预处理段开开停停,不连续工作,耗电量增大,浪费成本;PCB板堆积而产生的PCB板表面助焊剂不均匀的问题无法改善;堆积起来的PCB板不能及时喷锡,需要返工再次预处理,就又会将PCB板的铜层腐蚀一次,出现孔铜厚度不够的功能性问题的风险更高;再次经过预处理时,PCB板上的助焊剂会污染微蚀段和水洗段,造成整条预处理线药水交叉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因PCB板堆积造成板面划伤,助焊剂不均而导致的返工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车,包括:车体、集水盘、插板卡架以及助焊剂槽;所述插板卡架固定在所述集水盘上;所述集水盘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助焊剂槽置于所述车体内;所述集水盘底板上设置通孔,通过管道与助焊剂槽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置于所述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盘底部呈漏斗形。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盘底板上设置锯齿状突起;所述锯齿状突起以所述通孔为中心向所述集水盘边缘发散。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卡架包括:槽杆和支撑杆;所述槽杆为平行的两根,通过所述支撑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槽杆上设置梳齿状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嵌套相连的两节杆,可以伸缩调节支撑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助焊剂槽置于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四周密封,一侧侧壁上开设缺口,其大小与所述助焊剂槽界面大小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槽车,用于PCB板喷锡前的预处理;通过插板卡架将带喷锡的PCB板分隔开,避免PCB板划伤和助焊剂不均匀的问题;同时通过插板卡架保持PCB板竖立,助焊剂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扩散,使助焊剂均匀分布的同时,还可以回收多余的助焊剂,避免挥发浪费;当出现PCB板上助焊剂过度挥发不均时,可以就近在助焊剂槽内补充,避免了返工造成与其他工艺段的药水交叉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槽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体,2-集水盘,3-插板卡架,4-助焊剂槽,5-通孔,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槽车,包括:车体1、集水盘2、插板卡架3以及助焊剂槽4。集水盘2用于承载PCB板,回收多余的助焊剂;插板卡架3置于集水盘2上,用于支撑固定PCB板,从而保证PCB板竖直放置,使多余的助焊剂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在集水盘2上回收利用;助焊剂槽4用于盛放助焊剂,PCB板浸入助焊剂槽4内,从而获取助焊剂;同时,集水盘2上开设通孔5,浸润过助焊剂的PCB板,放置在插板卡架3上。多余的助焊剂滴落在集水盘2上,通过通孔5及其配套的管道回收进入助焊剂槽4中。
生产环境中,往往会有些灰尘或者其他固体杂质,为了保持回收的助焊剂的纯净,在通孔5内设置过滤网,用于过滤固体杂质。实际生产中,根据助焊剂的密度属性,过滤网的透过直径为5um,从而保持一种较高的过滤性能。
集水盘2用于收集PCB板上滴落的多余助焊剂,为了最大限度的回收助焊剂,集水盘2的底板呈锥形,整体呈漏斗状,从而保证助焊剂受重力作用沿积水盘2的底板汇聚到通孔5,经过滤回收到助焊剂槽4中。
当PCB板刚刚浸润完助焊剂时,助焊剂从PCB板上的滴落量最大,其回收相对容易;当PCB板静置一段时间后,滴落量将会很小,受流体张力作用,往往会附着在积水盘的底板上,无法回收;久而久之,会因为挥发在积水盘2的底板上形成半点残渣,阻碍助焊剂的汇聚;鉴于此,在积水盘2的底板上设置锯齿状条纹突起,从通孔5向外发散,形成沟状路径,将同一条沟状路径内的少数滴状助焊剂汇聚到一起,进而克服张力作用,汇聚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七零九印制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七零九印制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2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