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2526.7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顾飞龙;张达威;岑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垣锦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氮工艺,尤其是一种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井下膜分离制氮机厂家生产的PSA制氮机中膜由于无法有效除去井下空气当中的水分和其他有害气体成分,使得制氮机的一般使用寿命只有一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能有效除去井下空气当中的水分和其他有害气体成分,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其中,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高效除油器、第一精密过滤器、吸附净化器、制氮机和第二精密过滤器,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连接一氮气流量计,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高效除油器、所述第一精密过滤器、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和一排污管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一第一阀门连接所述排污管路,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一第二阀门连接所述高效除油器,所述高效除油器通过一第一阀门组连接所述排污管路,所述第一精密过滤器通过一第二阀门组连接所述排污管路。
上述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门组包括第三阀 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第六阀门串接后再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接。
上述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阀门组包括第七阀门、第八阀门与第九阀门,所述第八阀门与所述第九阀门串接后再与所述第七阀门并接。
上述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其中,所述吸附净化器通过一第十阀门、一第十一阀门与所述制氮机连接,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通过一第十二阀门连接所述氮气流量计,所述氮气流量计通过串接的一第十三阀门、一第十四阀门与大气连通,所述氮气流量计还通过串接的一第十五阀门、一第十六阀门与大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1、吸附净化器当中的氧化铝能够有效除去压缩空气当中的水分;
2、当中的活性炭能够有效除去压缩空气当中的其他有害气体成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看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膜分离制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高效除油器2、第一精密过滤器3、吸附 净化器4、制氮机5和第二精密过滤器6,第二精密过滤器6连接氮气流量计7,空气压缩机1、高效除油器2、第一精密过滤器3、第二精密过滤器6和排污管路8连通。
空气压缩机1通过第一阀门V01连接排污管路8,空气压缩机1通过第二阀门V02连接高效除油器2,高效除油器2通过第一阀门组连接排污管路8,第一精密过滤器3通过第二阀门组连接排污管路8。
第一阀门组包括第三阀门V03、第四阀门V04、第五阀门V05、第六阀门V06,第五阀门V05与第六阀门V06串接后再与第四阀门V04并接。
第二阀门组包括第七阀门V07、第八阀门V08与第九阀门V09,第八阀门V08与第九阀门V09串接后再与第七阀门V07并接。
继续参看图1所示,吸附净化器4通过第十阀门V10、第十一阀门V11与制氮机5连接,第二精密过滤器6通过第十二阀门V12连接氮气流量计7,氮气流量计7通过串接的第十三阀门V13、第十四阀门V14与大气连通,氮气流量计7还通过串接的第十五阀门V15、第十六阀门V16与大气连通。
本实用新型系统采用典型的两塔流程,空气经空气压缩机1加压,并经过初步除油(含油量≤10ppm)。冷却器将气温降至≤45℃后,通过高效除油器2除去冷凝水及油污,经第一精密过滤器3进一步除去冷凝水及油污,再进入吸附净化器4,再进一步除去压缩空气当中的油雾及有害气体,然后空气经过空气缓冲罐被导入吸附分离系统,进行氧氮分离。该分离系统用二台填装碳分子筛的吸附器,一组阀门和一个控制器组成。阀门是常闭的,有控制器通过五 位二通电磁阀打开阀门,当吸附净化器4工作时,压缩空气自制氮机5筒体下部进入,产品氮气自上部位阀门流经氮气缓冲罐缓冲后,再经过第二精密过滤器6过滤后输送到用气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垣锦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垣锦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2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束连续化熔炼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装置
- 下一篇:外部冷却散热的制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