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2310.0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刚;吕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河南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水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采出液的处理大多需要沉降脱水设备和电脱水设备配套使用,油田采出液首先经沉降脱水设备处理,然后再经电脱水设备进一步处理。这就导致工艺流程冗长,占用面积大,对小油田和海洋油田开发的影响更为明显,特别是海洋平台寸土寸金,因此缩短脱水脱气流程提高脱水脱气效率显得十分迫切。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1735213U公开了一种油水气沉降分离电脱水多功能三相分离装置,包括卧式油气水分离筒体和左右并排设在卧式油气水分离筒体内的沉降室、电脱水室,卧式油气水分离筒体上还设有旋流预分离器,旋流预分离器进行液气的初步分离,沉降室和电脱水室通过电脱水室挡板隔开,该分离装置虽然集成了沉降室与电脱水室,但这种分离装置仅通过旋流预分离器进行主动的液气分离,这就造成脱气不充分,液气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脱气的油气水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油气水分离装置,包括卧式筒体和左右并排设在所述卧式筒体内的热分离室、电脱水室,所述热分离室和电脱水室通过径向设置的第一溢流板隔开,所述第一溢流板的顶端与所述卧式筒体的顶部留有间隙,所述热分离室的室顶设有气体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脱水室的左端径向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卧式筒体顶部相连,所述折流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卧式筒体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溢流板和折流板间设有液气分离装置,所述热分离室与电脱水室通过液气分离装置连通。
所述液气分离装置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层筛板,所述各筛板依次交替悬设在第一溢流板和折流板上形成蛇形流体通道,所述各层筛板上设有多个贯通所述筛板并突出筛板上板面的通气管。
所述各层筛板重叠区域的通气管在竖直方向上上下对应。
所述折流板向左下方倾斜设置。
所述卧式筒体上于所述液气分离装置上方的位置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分气包。
所述气体预分离器为带有进液口的分气包,该分气包的排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液气分离装置上方的分气包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油气水分离装置包括热分离室和电脱水室,热分离室的室顶设有气体预分离器,热分离室和电脱水室通过设在第一溢流板和折流板间的液气分离装置连通。气体预分离器对混合液体进行气体的初步分离,热分离室对混合液体进行加热及沉降处理,从而达到第一次油、气、水分离;液气分离装置能对第一次分离后的混合液体进行再次脱气,提高了液气分离程度,从而保障电脱水室的安全运行;电脱水室可对混合液体作进一步的脱水。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油气水分离装置能进行充分脱水脱气,大大提高了液气分离效果,同时设置的折流板可以防止气体窜入电脱水室,保证电脱水室内分离合格的油面上升平稳,提高了分离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液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河南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河南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2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带机械导航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不容易歪斜且灵敏度高的自动调温阀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