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压电路中的电池放电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956.7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明;姜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 电路 中的 电池 放电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压电路中的电池放电保护装置,属于直流电源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池放电保护电路中,通常都要用到电压基准电路、放大器电路、比较器电路、电磁继电器等器件,这些器件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无法适用于低电压的蓄电池,如单节镍氢电池。在由低电压电池组成的升压电路中,通常通过控制升压芯片的使能端来让该芯片停止工作,此时,升压的拓扑结构决定了输出端仍然会有电压输出,即使升压芯片停止工作,也会有电压输出至负载电路,该输出电压值约等于电池电压值。若不进行控制,必然会使电池长期处于放电状态,造成电池放电保护不彻底,最终导致电池过放而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有效防止电池过放电的升压电路中的电池放电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压电路中的电池放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B、升压芯片U1和开关场效应管Q1,所述的开关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电池B的正极、源极接升压芯片U1的输入端和比较器输入端、栅极经电阻R4接升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且开关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接有启动电容C1;所述的升压芯片U1的输入端和电感开关端接有电感L1,限流电阻R3一端接升压芯片U1的限流设定端、另一端接地,升压芯片U1的漏极输出端接开关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4的公共端。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和升压芯片U1之间增加开关场效应管Q1,通过控制开关场效应管Q1来切断电池回路,能够彻底切断电池和负载之间的通路,防止低电压电池长期小电流放电,达到保护电池不会过度放电而受损的目的,不仅成本低,而且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实用新型升压电路中的电池放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升压电路中的电池放电保护装置,包括电池B、升压芯片U1和开关场效应管Q1,开关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电池B的正极、源极接升压芯片U1的输入端和比较器输入端、栅极经电阻R4接升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且开关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接有启动电容C1,可使升压芯片U1的输入端电压瞬间为电池的电压。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升压芯片U1的输入端和电感开关端接有电感L1,限流电阻R3一端接升压芯片U1的限流设定端、另一端接地,升压芯片U1的漏极输出端接开关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4的公共端。本实用新型的升压芯片U1可采用SP6648等。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串接有分压电阻R1、R2后接地,分压电阻R1、R2公共端接升压芯片U1的比较器输入端,可实现设定电压值。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启动电容C1的存在,升压芯片U1的输入端电压瞬间为电池B的电压,升压芯片U1开始工作,其输出端Vout有电压输出,给负载提供电源。由于电阻R4的存在,升压芯片U1的比较器输出端为高电平,即开关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为高电平,开关场效应管Q1得以导通,将电池B的正极通过开关场效应管Q1接入到升压芯片U1的输入端,使升压芯片U1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当电池B电压逐渐下降,该电压值降低到设定值或降低至分压电阻R1、R2设定的值时,升压芯片U1的比较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即开关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为低电平,开关场效应管Q1截止,彻底切断电池B和升压芯片U1之间的通路,确保电池B不再向负载供电,达到保护电池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电壳内低压电缆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