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防护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945.9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吕航;史京海;张根志;左袆文;程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装置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防护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油品运输需求的快速发展,加油车、运油车的使用量逐渐增加,要求也逐渐提高。例如,根据QC/T653-2000《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第5.4.8条规定,“发动机的排气管消声器,应改装于驾驶室前端,消声器出口应远离油罐及泵油系统,其距离不得小于1.5m”。
对于车辆而言,通常需要带有前下部防护(前防护装置)。前置消声器对车辆的总布置提出了一个难题。前置消声器和前防护装置均布置在车辆的前下部,两个装置易发生干涉,难以同时满足前防护装置的强度要求和前置消声器的排气噪声要求。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前防护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前防护装置的侧视图。在图1、图2所示的前防护装置中,槽型支臂2a的下端连接前防撞杠1a,上端连接车架下翼板,在槽型支臂2a的上端还带有加强版3a,用于与车架腹板相连接。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槽型支臂2a向内开口,两支臂总成间的距离La较小,难以满足前置消声器安装的横向间距。
因此,希望有一种前防护装置可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防护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防护装置,所述前防护装置包括前防撞杠和与所述前防撞杠相连接的两个支臂总成,所述支臂总成包括槽型支臂,且所述槽型支臂的开口朝外。
上述前防护装置优化了前防护装置的结构,为前置消声器预留了较大的布置空间。
优选地,所述槽型支臂包括水平延伸部分和从所述水平延伸部分的后端倾斜向上延伸的倾斜延伸部分,且所述槽型支臂通过所述水平延伸部分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杠连接。
优选地,所述倾斜延伸部分与所述水平延伸部分之间的角度在100度至120度的范围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槽型支臂在所述倾斜延伸部分的上端处带有用于与车架腹板连接的两个安装孔。
优选地,每个支臂总成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槽型支臂上部连接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带有用于与车架下翼面连接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槽型支臂在临近转向器支架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缺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前防护装置。
优选地,所述车辆为消声器前置的车辆。
优选地,所述车辆为加油车或运油车。
上述包括所述前防护装置的车辆,可以避免其前置的零部件和前防护装置发生干涉,同时满足前防护装置的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前防护装置的前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前防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防护装置的前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前防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的安装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车辆前部的安装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