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的伤口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667.7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平;郭俭;张剑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44 | 分类号: | A61N1/44;H05H1/34;H05H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压 产生 等离子体 伤口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的伤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当中,难免会有意外受伤的情况发生,比如刀伤,擦伤等。对于抵抗力比较地下的青少年和老年人来讲,如果伤口不及时处理,尤其是伤口很大很深的时候,第一时间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很可能会发生感染。国外的研究表明,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在一定剂量的情况(<1Jcm-2)下可以杀灭细菌而不伤害动物和人体的组织细胞,而且有一定的伤口恢复和凝血作用。这样等离子体在大面积创伤手术,严重外伤等情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很多文献都证明等离子体中的氢氧根离子、水合氢离子是最有效的杀菌离子。专利CN101156955A公开了一种非平衡等离子体式喷雾杀菌消毒剂发生装置,其中让电弧与水雾发生反应产生含过氧化氢、臭氧、氢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氢氧根离子和水合氢离子。这些成分和水雾混合在一起可以让水雾产生杀菌消毒效果;专利CN101623506A公开了一种射流等离子体消毒装置,空气流经过由两极板和绝缘体组成的放电空间形成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流来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消毒。
上述专利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需要额外的储水装置,并且介质阻挡放电需要较高的放电电压不利于安全操作,且对绝缘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的伤口处理装置,旨在避免伤口感染,加快止血和伤口愈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等离子体喷枪和主机;
等离子体喷枪:包括七根棒状金属电极、绝缘固定盘、绝缘外壳、后端盖和外盖;绝缘外壳轴向开有贯通的内腔,绝缘外壳内腔设有凸台,绝缘外壳内腔的凸台处安装有绝缘固定盘,凸台靠近绝缘外壳喷口的一侧为锥形腔,锥形腔靠近绝缘外壳喷口一侧的直径小于锥形腔远离绝缘外壳喷口一侧的直径,凸台的台肩上开有8-14个通气孔,后端盖固定在绝缘外壳远离喷口的一端上,外盖固定在后端盖上,绝缘外壳内腔轴向装有七根棒状金属电极,一根棒状金属电极的一端固定在绝缘固定盘中心的孔中并与高压电缆的一端相连,其余六根棒状金属电极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固定盘沿同一圆周等距均布的六个孔中并通过高压电缆接地,七根棒状金属电极的另一端均靠近喷口处;
主机:包括空气泵、毫安电流表、气体流量计、散热风扇、高压电源与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主机内的高压电源、空气泵和散热风扇相连,毫安电流表和高压电源相连,气体流量计与空气泵相连;
与固定在绝缘固定盘中心孔的棒状金属电极连接的高压电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端盖、外盖后与主机的高压电源相连,空气管的一端伸入到外盖与后端盖之间形成的气室中,高压电缆、空气管均与外盖密封连接,空气管的另一端与主机的空气泵相连。
所述的七根棒状金属电极通过螺纹固定在绝缘固定盘上,绝缘固定盘通过螺纹固定在绝缘外壳的凸台处,后端盖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绝缘外壳上。
所述的高压电源包括直流变换电路、整流电路、触发电路、蓄能电路与变压器升压电路;蓄电池经直流变换电路、整流电路、蓄能电路后与变压器升压电路连接,触发电路分别与蓄能电路和直流变换电路连接。
所述的直流变换电路,包括双极晶体管Q1、双极晶体管Q3与闭合磁环脉冲变压器T5;双极晶体管Q1和双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双极晶体管Q1和双极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闭合磁环脉冲变压器T5的初级线圈L1与L2相连,双极晶体管Q1和双极晶体管Q3的基极分别与闭合磁环脉冲变压器T5的次级线圈L4和L5相连,闭合磁环脉冲变压器T5的次级线圈L4和L5的非同名端依次经电阻R2后分别与开关S1的一端、电容C2的负极相连,开关S1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的整流电路:包括整流桥D3与电容C2;整流桥D3、闭合磁环脉冲变压器T5的次级线圈L3与电容C2构成桥式整流电路;
所述的蓄能电路:包括单向晶闸管Q2、电容C1与电阻R1;电容C2的正极依次经二极管D1、电阻R1后分别与单向晶闸管Q2、续流二极管D2并联,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容C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1连接,续流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