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吸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353.7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铭;周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汉西鸣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吸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吸音减噪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系统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 其运营期间产生的噪声也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噪声主要是列车运营过程中由牵引机和动力设备噪声、轮轨噪声、受电弓噪声引起的。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由于空间小,为了保证稳定平顺,少维护,一般采用整体道床,但其降噪系数很小,只有0.07左右。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减小噪声污染造成的对轨道交通附近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的影响,最有效的降噪措施之一是沿轨道设置吸音减噪装置。由于道床上的两钢轨间地噪音相比而言较大,因此在国外,如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取在该部位安装全天候道床吸音板来减少这些噪声污染。
目前,放置于两钢轨间的全天候道床吸音板是采用混凝土陶粒等吸音材料制成,一般为15公分厚的板状结构,根据轨道的尺寸位置进行安装,不影响列车的安全性,施工安装方便,能吸收部分列车运营时的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干扰,增加人们的舒适程度。例如,德国产的吸音板经过线路实测,可以降低噪音达3分贝以上。
但是,经过实践应用,对于梯形枕轨轨道等一些道床形式,由这种板状的吸音板安装构成的轨道吸音技术方案存在下列不足:1、吸音板放置在道床中时,需要在底部垫上垫块才能达到预定标高,且垫块与吸音板为可分离的结构,其可靠性能较低;2、吸音板与垫块之间以及垫块底部没有减振缓冲措施,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吸音板受到的振动较大,有可能产生开裂;3、吸音板没有对中的限位构造,容易错动并偏向一边,影响降噪效果,而且吸音板也容易损坏;4、吸音板之间及其侧面与道床有间隙垃圾等杂物容易掉入排水沟内,日积月累会造成通水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吸音装置,这种轨道吸音装置可以解决现有吸音板降噪技术中存在的可靠性低、降噪效果不佳、吸音板易损坏以及易造成通水不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道床上钢轨间的吸音体结构,简化吸音板安装程序,使之更安全、合理地应用,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轨道吸音装置包括安装于相邻轨枕之间的多个吸音体,所述多个吸音体沿所述轨枕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吸音体包括吸音板和用于支撑所述吸音板的支撑座,所述吸音板和所述支撑座一体成型,所述支撑座的底面固定有缓冲垫,在相邻的所述吸音板之间以及每个所述吸音板相对所述轨枕的两侧连接有缓冲密封条。
上述轨道吸音装置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具有对称设置于两侧的竖立支撑块,所述竖立支撑块沿所述轨枕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座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连接所述轨枕的钢撑杆的避位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体内设置有耐腐蚀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玻璃纤维筋。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密封条通过射钉与所述吸音板相连接,所述缓冲垫通过射钉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具有支撑座的吸音体结构以及缓冲密封条和缓冲垫的设置,使置于相邻轨枕之间多个吸引本体组成的吸音装置,可以降低噪音分贝在4分贝左右,在部分工况甚至达到了5分贝以上;
2、安装施工方便,安装后不易移动,吸音可靠性高,其通过四周缓冲密封条的设置即可自行对中,不需费劲调整,而且瓜子壳等垃圾杂物不会掉入排水沟中,从而保持流畅通水;
3、缓冲垫的使用使得吸音体安放更为平稳,减小了列车通过时吸音体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吸音体损伤,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4、吸音体内放置加强筋后,其在工人吊装时不慎掉落时不会发生碎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轨道吸音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本轨道吸音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汉西鸣建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汉西鸣建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