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力自行车中的扭矩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175.8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栗运岭;赵胜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运岭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中的 扭矩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增力自行车中的扭矩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以其经济、环保、便捷等优点,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对其进行改进。现有改进方案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骑行过程中由于骑行人的姿势变化或者道路的颠簸产生的重力变化转化为力矩,并通过复杂的增力装置,将力矩提供给自行车中轴,为自行车提供助力。
但重力变化是往复的,因而力矩方向也是往复的。现有技术条件下,一般是利用棘轮等装置,只能将一个方向的力矩作用于自行车,另一方向的力矩不起作用,因而只能间断性地为自行车提供助力。而且,力矩转换装置作为附加在自行车上的装置,需要尽量紧凑、轻巧,否则其自重将减弱甚至抵消助力效果。
在专利CN101683881B中,公开了一种力矩转换器,能够将两个方向的力矩转换为一个方向上的连续力矩输出,但该装置在力矩转换过程中,内、外齿弧均固定在齿弧架上,往复力矩只靠一个齿弧架传递,容易产生疲劳断裂。并且为使外齿弧传递力矩稳定,外齿弧与齿弧架之间必须具有较大的固定区域,使得齿弧架的长度较长,不利于实现结构的紧凑。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增力自行车的车架,其在实际的骑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颠簸幅度(上下摆动幅度),虽然会提升自行车的增力效果,但是会使骑行者感到明显的不适;同时,该种结构车架的连接强度也难于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力自行车中的扭矩限位装置,在保证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的增力效果的同时,可降低其颠簸的幅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力自行车中的扭矩限位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前轮的前车架,以及用于安装后轮的后车架,还包括内含力矩转换装置的增力盘,前车架与增力盘固定连接,还设有铰接在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的弹簧装置,所述力矩转换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增力盘中的齿弧架,所述后车架和齿弧架的固定轴连接;所述齿弧架上具有在齿弧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增力盘内壁产生干涉的配合部。
优选的是,所述配合部为齿弧架侧壁向外延伸出来的凸缘。
优选的是,所述齿弧架呈一头大、一头小的扇形结构,配合部为齿弧架大头端两侧的拐角。
优选的是,所述弹簧装置为螺旋形弹簧,两端并紧磨平,制造材料为60Si2Mn或55Si2Mn,弹簧丝直径为8mm-12.5mm,弹簧中径为46mm,弹簧自由高度为100--180mm。
优选的是,所述弹簧的有效圈数为3-6圈。
本实用新型的扭矩限位装置,使得如果摆动幅度过大,齿弧架侧壁会碰到增力盘的内壁,即产生了干涉,也就是说,阻止了齿弧架在增力盘中的继续按照此方向摆动,从而限定了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的变化幅度;与弹簧装置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限定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的变化幅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振幅控制杆及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后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扭矩传递接头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扭矩传递接头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部分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8示出了弹簧装置的剖面图。
图9示出了车架的工作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增力盘的主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示出了增力盘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传递轴组件和输入轴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5示出了齿弧架、外齿弧、内齿弧的配合示意图。
图16示出了中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齿弧架与增力盘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力自行车,包括和前轮、增力盘8具有连接关系的前车架,以及和后轮、增力盘8具有连接关系的后车架,还包括连接前车架、后车架的弹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运岭,未经栗运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台高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精制釜的气相塔底回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