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茶籽脱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0775.2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龙银红;银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脱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茶籽脱壳机,具体指用于脱除油茶籽果壳并能使果肉保持相对完好的机械。
背景技术
油茶籽是木本坚果,富含油脂,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达90%以上,并且富含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物质,属高档食用油。油茶籽中的油脂主要富集在果肉中,果肉外有一层一毫米左右的棕色脆硬果壳,在油脂加工提取前能去除大部分果壳,有利于后期加工,并可提高油脂的质量和产量。
目前,主要采用机械方法去除油茶籽中的果壳,现有技术对于油茶籽果壳的去除不能令人满意,有些是工艺较为复杂,造成成本较高;还有些在脱除果壳的同时破坏了果肉的完整性,流失了了大量的果肉,减少了油脂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用、成本低廉、在去除果壳的同时保持果肉完整性的机械。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茶籽脱壳机,包括下机体、皮带、转轴、出料口、进料口、上机体、三角带、电机、电机皮带轮、转子皮带轮和机座,其特征在于:机器为转子置中上下盖结构形式,上机体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下机体有机座和转轴的轴承座。
所述上下机体用螺栓连接,其中形成一圆柱腔体,转轴置于其中,靠固定在下机体两侧上的轴承座支撑。
所述电机通过电机皮带轮和三角带带动转子皮带轮使转轴灵活转动。
所述转轴通过螺栓压紧连接皮带。
所述皮带由普通平皮带裁切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结构简单耐用、机器制造运行成本低、运行可靠;对机器进行变频调速可以方便实现调节皮带离心挤压作用力,提高处理效果同时提高加工产量。
油茶籽果壳与果肉之间有一到三毫米的间隙,且果肉韧性高于果壳,果壳硬而脆,因而本设计采用皮带离心柔性挤压揉搓将果壳破碎,结合后期的气力分选,可以去除绝大部分果壳;本设计方案实现了油茶籽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皮带带动、皮带离心挤压实现皮带反复磨、揉、搓柔性作用,达到破碎果壳、并保证果肉完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下机体;2、皮带;3、转轴;4、出料口;5、进料口;6、上机体;7、三角带;8、电机;9、电机皮带轮;10、转子皮带轮;11.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油茶籽脱壳机的实施例,包括下机体1、皮带2、转轴3、出料口4、进料口5、上机体6、三角带7、电机8、电机皮带轮9、转子皮带轮10和机座11。机器为转子置中上下盖结构形式,上机体6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4,下机体1有机座11和转轴3的轴承座,上下机体用螺栓连接,其中形成一圆柱腔体,转轴3置于其中,靠固定在下机体1两侧上的轴承座支撑,电机通过电机皮带轮9和三角带7带动转子皮带轮10使转轴3灵活转动,转轴3上通过螺栓压紧连接皮带2,皮带2由普通平皮带裁切一定长度得到。
机器开启后,油茶籽由进料口5加入,经转轴3与皮带2带动绕行一周最后由出料口4排出,茶籽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皮带2带动、皮带2离心挤压实现皮带2反复磨、揉、搓柔性作用,使果壳破碎并保持果肉完好,再结合后期风选,达到去除碎果壳的目的。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0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