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脱圈电动车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90322.X | 申请日: | 2013-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饶志明;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泽坤律师事务所 51225 | 代理人: | 曹洪光 |
| 地址: | 61133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脱圈 电动车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电动车轮胎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防脱圈电动自行车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的截面由橡胶、帘子布、钢丝构成胎冠、胎肩、胎侧和胎圈结构,胎圈是外胎与轮辋紧密固定的部位,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承受外胎与轮辋间的互相作用力,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外胎脱出。
电动自行车近年来发展迅速,电动自行车轮胎的设计目前主要参照普通自行车轮胎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由于电动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相比,其行驶速度更快、载重能力更大、制动要求更高,因此电动自行车对轮胎的要求更高,特别是胎圈部位。由于普通自行车轮胎对轮胎轻便性要求更高,因此胎圈部位设计普遍比较薄弱,如果按照普通自行车轮胎胎圈的设计思路设计电动自行车车轮胎,容易造成轮胎脱圈导致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防脱圈电动车轮胎。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脱圈,适用于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更快、载重能力更大、制动要求更高的轮胎胎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防脱圈电动车轮胎,包括由橡胶、帘子布、钢丝构成的胎冠、胎肩、胎侧和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部分包括轮胎的装配线、胎圈钢丝、多层帘子布和包覆的橡胶层。
所述胎圈部分的胎圈钢丝为六组,包覆胎圈钢丝的帘子布至少为两层并形成胎圈上部分的四层帘子布结构。
所述胎圈趾口宽度不小于6.5毫米。
本实用新型轮胎针对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快、载重能力大、制动要求高的特点,在满足成本要求的条件下对胎圈部分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将胎圈钢丝设计为六组叠合组合,在六组胎圈钢丝外包覆橡胶层、在包覆橡胶层后依次包绕至少两层帘子布,在最外侧帘子布外再包覆橡胶层;依次包绕胎圈钢丝后的至少两层帘子布在叠合形成至少四层帘子布结构,并且胎圈钢丝下部形成的趾口宽度不小于6.5毫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设计,首先六组叠合的胎圈钢丝进一步增强了趾口强度,减少胎圈变形,多层帘子布和趾口宽度不小于6.5毫米的结构进一步增加了趾口与轮辋的结合能力,较好地防止了轮胎从轮辋上脱出,增加了轮胎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胎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胎胎圈部分结构示意图,即图1胎圈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现有轮胎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胎圈钢丝,2是装配线,3是帘子布,4是橡胶层,11是胎冠,12是胎肩,13是胎侧,14是胎圈,21是现有轮胎钢丝,22是现有轮胎装配线,23是现有轮胎帘子布,H是趾口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图2。
如图所示,防脱圈电动车轮胎,包括由橡胶、帘子布、钢丝构成的胎冠11、胎肩12、胎侧13和胎圈14结构,本实用新型防脱圈电动车轮胎胎圈14部分包括轮胎的装配线2、胎圈钢丝1、多层帘子布3和包覆的橡胶层4。
胎圈14部分的胎圈钢丝1为六组,包覆胎圈钢丝1的帘子布3至少为两层并形成胎圈14上部分的四层帘子布3结构。胎圈14趾口宽度H不小于6.5毫米。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轮胎胎圈部分结构示意图,本例防脱圈电动车轮胎胎圈钢丝1设计为六组叠合组合,在六组胎圈钢丝1外包覆橡胶层4、在包覆橡胶层4后依次包绕至少两层帘子布3,在最外侧帘子布3外再包覆橡胶层4;依次包绕胎圈钢丝1后的至少两层帘子布3在叠合形成至少四层帘子布3结构,并且胎圈钢丝1下部形成的趾口宽度H不小于6.5毫米。
图3是现有轮胎的截面结构,通常情况下,轮胎截面分为胎冠11、胎肩12、胎侧13和胎圈14结构,在胎圈14部分现有轮胎钢丝21是4组叠合,现有轮胎帘子布23是采用一层包覆钢丝后形成胎圈14上部分的两层结构,且趾口宽度H通常小于6.5毫米。上述现有轮胎的胎圈14部分容易造成轮胎脱圈导致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03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协同稠油降黏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荧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