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升降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90235.4 | 申请日: | 2013-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勇;孙俊科;刘鹏;李婧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易特优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20/04 | 分类号: | A47C20/04;A47C19/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 地址: | 26610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智能 电动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床自动调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控制器实现不同部位升降的电动床,特别是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升降床。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床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是在家居场所或者保健按摩场所,还是在医院或者美容院等场所,床作为必需品不但要便携、轻巧、美观,而且要能够方便升降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现有技术中,大量的升降床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但都是采用收缩杆或者升降杠杆等机械装置进行升降控制,而且床的升降要么是整体升降,要么是仅前端部分可升降、折叠,例如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6108789公开的升降床,其功能单一,仅能实现整体床的可调式升降;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702574X所公开的升降床通过两套升降系统控制升降功能,但仅能实现床前端部分的升降;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0748634和2012207431531公开的一种电动升降床,其结构较为复杂,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实现床的前端和后端升降,不能实现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床的头部、中部、脚部不同高度以达到满足人体舒适的弧度;因此寻求设计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升降床,通过两部电机和不同的连接轴相配合,利用遥控系统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智能控制床的不同部位的升降高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升降床,通过两部电机和遥控系统配合实现床的分段式可升降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动升降床主体结构包括第一木板、第二木板、第三木板、第四木板、后连接杆、前连接杆、头部电机、脚部电机、床脚、复合铰链、围边、海绵、床板海绵、滑轮、头部支架转动轴、脚部支架转动轴、脚部木板转动轴、头部电机连接轴、脚部电机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第一轴心、第二轴心、头部支架组件、上框固定支架组件、脚部支架组件、底框、遥控系统、导轨;长方形框架结构的底框的下端四角处分别固定制有上宽下窄的柱状床脚,底框的左右两边的框架上固定镶嵌式制有滑轮,滑轮之间有导轨相连接,导轨的两端处固定焊接制有上框固定支架组件,上框固定支架组件能够通过导轨在底框的滑轮上滑动;底框与上框固定支架组件之间的空腔中固定安装有头部电机和脚部电机,头部电机的一端通过头部电机连接轴与头部支架组件转动式连接,头部支架组件与上框固定支架组件通过头部支架转动轴转动式连接,头部电机的另一端通过上框固定支架组件固定制有的第二轴心与上框固定支架组件转动式连接,头部支架转动轴、头部电机连接轴和第二轴心三个连接点组成三角形状,以保证床的头部升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脚部电机的一端通过脚部电机连接轴与脚部支架组件转动式连接,脚部支架组件与上框固定支架组件通过脚部支架转动轴转动式连接,脚部电机的另一端通过上框固定支架组件上固定制有的第一轴心与上框固定支架组件转动式连接,脚部支架转动轴、脚部电机连接轴和第一轴心三个连接点组成三角形状,以保证床的脚部升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前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头部支架组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底框连接;后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与第四木板转动式连接,另一端通过复合铰链与底框拉动式连接;第一木板固定粘贴在头部支架组件的水平方向上表面,第二木板固定粘贴在上框固定支架组件的水平方向上表面,第三木板固定粘贴在脚部支架组件的水平方向上表面,第一木板和第二木板之间及第二木板和第三木板之间分别啮合式对接,第三木板通过脚部木板转动轴与第四木板转动式连接;底框的四周框架外密封包有珍珠棉EPE质的围边,第一木板、第二木板、第三木板和第四木板的上表面均密封包套式制有床板海绵,床板海绵上表面包覆有一层海绵以增加床的舒适度;包含有电源适配器和控制器的遥控系统固定镶嵌在底框的左边框架或者右边框架上,通过对头部电机和脚部电机的遥控控制以实现床的不同部位的智能化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易特优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易特优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0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应力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孔镍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