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量具浮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9934.7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袁亮亮;陈炳锋;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3/10 | 分类号: | G01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量具 浮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自动化机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检测轮毂中心孔的孔径大小的气动量具浮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轮毂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机加工工序中,工人从事简单的上下料工作,工人操作单一、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
在现有的轮毂自动化生产线中,在中心孔检测环节有使用工业摄像头视觉检测,这样的检测方式存在设备使用成本偏高,对工作环境要求高、检测效率偏低的问题,且检测稳定性差,容易产生批量的不合格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气动量具浮动检测装置,它检测方便,检测精度高,提高检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气动量具浮动检测装置,包括气动量具检测头和机身,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有端盖,端盖的背部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推动杆顶部固定在推动板上,推动板上固定有升降导柱,端盖上平面固定有轮毂检测板,端盖上固定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的顶端穿过端盖上成型有的通孔并向上伸出轮毂检测板,升降导柱插套在直线轴承的中心孔中、并伸出直线轴承的上端面,升降导柱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平面轴承座,平面轴承座内设有平面轴承,气动安装座底面中部成型有向下的柱状凸起,柱状凸起插套在平面轴承的中心孔中、其底端上固定有挡板,挡板在平面轴承下方,气动安装座的底面压靠在平面轴承的滚珠上,气动量具检测头固定在气动安装座中其顶端伸出气动安装座。
所述机身的侧壁上固定有气动测量仪和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的检测头穿过机身的侧壁上成型有的观察孔伸入机身内并靠近推动板。
所述气动测量仪上固定有气管,气管穿过机身的侧壁其另一端依次穿过升降导柱的径向通孔、轴向通孔、平面轴承座的中心孔和挡板的中心孔与气动量具检测头的圆柱体端部的底端进气口处通接,气动测量仪将气管通气中产生的气量变化进行处理并显示在气动测量仪的显示屏中。
所述气缸的推动杆在气缸的下端,升降导柱底部成型有径向通孔,升降导柱的中部成型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与径向通孔相通;平面轴承座包括底部连接板和上部座体组成,底部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升降导柱的上端面上,底部连接板的中心通孔与轴向通孔相通,上部座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部连接板上,上部座体的中部成型有中心轴向通孔,中心轴向通孔的中部侧壁成型有环形凸起圈,平面轴承设于环形凸起圈的上平面上,气动安装座中部成型有凹孔,气动安装座的底面中部成型有向下的柱状凸起,柱状凸起中部成型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凹孔相通,气动量具检测头插套在凹孔中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气动安装座上、其底面成型有的圆柱体端部插套在安装通孔中,柱状凸起插套在环形凸起圈的中心孔中、其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在环形凸起圈的下方,安装通孔与挡板的中心孔相通,挡板的中心孔与底部连接板的中心通孔相通。
所述机身为圆柱体筒状,其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机身的底端面与地面之间夹持固定有减震垫。
挡板的直径大于环形凸起圈的中心孔的直径。
所述轮毂检测板由左检测板和右检测板组成,左检测板和右检测板的上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左检测板和右检测板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在端盖上平面的左部和右部上。
所述气动量具检测头的顶端面与侧壁之间成型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通过将待检测的轮毂通过机械手夹持放置在轮毂检测板上,然后通过气缸推动升降导柱上升,将气动量具检测头伸入轮毂中心孔中,由于机械手放置轮毂时其会产生一个0.007mm的位置偏移,因此通过气动量具检测头的倒角以及平面轴承的作用,使气动量具检测头伸入轮毂中心孔时会进行径向的移动,保证气动量具检测头能够伸入轮毂中心孔中,并在轮毂中心孔的中心位置,并通过气管对启动量具检测头通气从而进行检测,其检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气动测量仪和气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近开关与推动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9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
- 下一篇:可控型小电阻消弧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