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用光信号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9933.2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葛秉张;徐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无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用光 信号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用光信号报警器,尤其是一种用在医疗方面的输液用光信号报警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去医院挂盐水时,由于输液的时间较长,人们常常会忘记或忽略瓶子里的盐水已经没有了,而造成血倒流等现象,这个问题急待我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起到报警作用的输液用光信号报警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输液用光信号报警器,它包括两块连接板、线路板、芯片、电池、开关、光信号发射器、光信号接收器、信号提示器;两块连接板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成一体,从而实现两连接板的开合,两块连接板相接触的面上相对位置均设有弧形槽,使得形成供输液管插入的放置孔;其中一块连接板上设有线路板,电池、芯片、光信号接收器、光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提示器通过线路板连接;使得光信号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在相对应的另一块连接板上有一个接收点,且该接收点是光信号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经过药液折射后所得的接收点或光信号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未过药液折射直射所得的接收点;光信号接收器设置在上述的一个接收点上,在光信号接收器和光信号发射器工作时,光束传递通道对应的连接板上还设有供光束通行的孔。
作为优选,在其中一块连接板上设有线路板,芯片、电池、光信号接收器和信号提示器通过线路板连接且固定在该连接板上;与光信号接收器相对应的另一块连接板上设有光信号发射器,连接板上还设有供光信号射出的光束通行的孔。
所述的开关可以为微动开关,在设有信号发射器的连接板的弧形槽中设有微动开关,开关与信号发射器连接;当输液管插入到弧形槽中,触动微动开关,信号发射器发出光信号。
为了使用和操作方便,所述的连接机构可以是扭簧,类似于夹子的连接。
作为优选,在线路板、芯片、电池、信号提示器和信号接收器的外面设有保护罩。
所述的电池可以是干电池,也可以是纽扣电池,还可以是光伏电池。
信号提示器可以是发光管、蜂鸣器中的一种。
为了防止输液完成后不能及时处理,血液会回流到输液管中,在连接板的弧形槽上还设有一个电磁铁,电磁铁的衔铁朝向放置孔,电磁铁的衔铁可以伸至通孔中挤压输液管,电磁铁通过导线与电池和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得的输液用光信号报警器,当输液管插入到由弧形槽形成的放置槽中,输液管触动微动开关,光信号发射器发出一束光,经过输液管内液体进行折射,该折射点被光信号接收器接收并通过芯片处理,将信号传输给信号提示器发出警报,提醒医务人员进行处理。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输液用光信号报警器,它包括两块连接板1、线路板2、芯片3、电池4、开关5、光信号发射器6、光信号接收器7、信号提示器8;电池4是干电池,信号提示器8是蜂鸣器,两块连接板1通过扭簧9连接成一体,从而实现两连接板1的开合,两块连接板1相接触的面上相对位置均设有弧形槽,使得形成供输液管插入的放置孔;其中一块连接板1上设有 线路板2、芯片3、电池4、光信号接收器7和信号提示器8,电池4、芯片3、光信号接收器7和信号提示器8通过线路板2连接;与光信号接收器7相对应的另一块连接板1上设有光信号发射器6,所述的开关5为微动开关,在设有信号发射器6的连接板1的弧形槽中设有微动开关,开关5与光信号发射器6连接;使得光信号发射器6发出的光信号在相对应的另一块连接板1上有一个接收点,且该接收点是光信号发射器6发出的光信号经过药液折射后所得的接收点或光信号发射器6发出的光信号未过药液折射直射所得的接收点;光信号接收器7设置在上述的一个接收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无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无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9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