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高效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9251.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纪海溪;徐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海溪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52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高效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化高效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热锅炉、电热水器、电淋浴器等各种电加热装置,是将电热元件直接插入待加热的水中,采用浸入静态方式加热,其热量交换速度慢、热效率低、能耗高,不能适应大规模的用水需要,如城市住在小觑,基体采暖、供热水、洗浴等。而现有的加热装置,多数采用煤或者油燃烧加热,汽化硫排放严重,存在着投资大,占得多、安装困难、安全性差和污染严重的问题。
但是,传统的加热装置要是加热就一起加热,而人对水的温度要求不一致,并且传统的加热也没有办法实现精确控温,浪费能源的同时,还不能调整电流大小,而人用水的时间需求是不一样的。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精确控制、智能化程度高的智能化高效加热器。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化高效加热器,包含折叠分布的加热管,加热管彼此的缝隙之间还包含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膜各自均可通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包含所述电加热膜各自均可独立通电,并各自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加热膜之间彼此相连并且彼此之间有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加热膜上还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管和电加热膜位于外框内部,还包含将加热管和电加热膜上下包起来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管为方形管,其内部有一个以上的内孔,所述内孔大小和形状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管为方形管,其内部有一个以上的内孔,所述内孔大小和形状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和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流速控制装置,所述流速控制装置为流量计和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着温度中控装置,所述温度中控装置还连接着加热片所连接的电源。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高效加热器通过电热膜加热,通过较薄的单孔或者多孔结构的长方形金属扁管做加热管,并且加热管分布科学,使得本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加热快、容易控制,热效率高,甚至可以替代小型锅炉,加热可控性高,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口;2.加热管;3.绝缘层;4.电加热膜;5.外框;6.导电片;7.固定部件;8.温度中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智能化高效加热器,包含折叠分布的加热管2,加热管2彼此的缝隙之间还包含电加热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膜4各自均可通电。 因此通过电加热的可控性更强,可以根据需求和需要加热的快慢来选择所开启的电加热膜4的情况。
包含所述电加热膜4各自均可独立通电,并各自有温度传感器。当所需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通过开启一部分来实现,当需要的温度较高时,可以全部开启。
以上的功能实现的结构基础是:所述电加热膜4之间彼此相连并且彼此之间有开关。所述电加热膜4上还有绝缘层3。所述加热管2和电加热膜4位于外框5内部,还包含将加热管2和电加热膜4上下包起来的外壳。
电加热膜安装在两相邻加热管的夹缝中间;电加热膜外部还有绝缘层,使用的时候,电加热膜使得加热管双面受热,绝缘层还保护电热膜,还可以防止出现漏电现象。
加热管的孔的多少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有不同;比如,可以是半月形开口,类似的形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加热管2为方形管,其内部有一个以上的内孔,所述内孔大小和形状一致或者不一致。
还包含和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流速控制装置,所述流速控制装置为流量计和泵。因此加热速度和流量控制能够精确控制起来,彼此不影响。
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着温度中控装置8,所述温度中控装置还连接着加热片4所连接的电源。因此还可以控制电流大小,进一步来控制加热速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海溪,未经纪海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9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模态转换型超声电机的柔性安装固定装置
- 下一篇:弧形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