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茶叶炒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8923.7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9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登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42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茶叶 炒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新型茶叶炒干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制茶过程中,将茶叶炒干抛光或烘干是一个必要的加工工序,而传统的茶叶炒(烘)干机存在茶叶受热不均,加工出来的茶叶颜色发黄、破碎率高等不足,质量难以保证,故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制茶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茶叶炒干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茶叶炒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机架、动力传动装置、电动机、抽排湿风机、炉盖、十二角型滚锅、炉体、保温层、红外线加热丝。
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设于机架内,并通过传动元件给十二角型滚锅传递动力;电动机设于机架内,并与动力传动装置实现联接;抽排湿风机设置在炉盖上,对十二角型滚锅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炉盖设置在炉体上,对十二角型滚锅进行保温;十二角型滚锅设置在炉体内,两端支撑在机架上并能任意转动;炉体设置在机架上;保温层设置在炉体内周围,对炉体进行保温;红外线加热丝设置在底部的保温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茶叶炒干机,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动装置与电动机水平布置,并通过皮带给十二角型滚锅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用新型新型茶叶炒干机,能源利用率高、节能、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热能利用率也高;在使用过程中茶叶受热均匀,加工出来的茶叶颜色翠绿、香味佳、破碎率低。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动力传动装置,3、电动机,4、抽排湿风机,5、炉盖,6、十二角型滚锅,7、炉体,8、保温层,9、红外线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茶叶炒干机,包括设有机架1、动力传动装置2、电动机3、抽排湿风机4、炉盖5、十二角型滚锅6、炉体7、保温层8、红外线加热丝9。
所述动力传动装置2设于机架1内,并通过传动元件给十二角型滚锅6传递动力;电动机3设于机架1内,并与动力传动装置2实现联接。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动力传动装置2与电动机3水平布置,并通过皮带、链条等给十二角型滚锅6传递动力。所述抽排湿风机4设置在炉盖5上,对十二角型滚锅6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所述炉盖5设置在炉体7上,对十二角型滚锅6进行保温;十二角型滚锅6设置在炉体7内,两端支撑在机架1上并能任意转动;炉体7设置在机架1上;保温层8设置在炉体7内周围,对炉体7进行保温;红外线加热丝9设置在底部的保温层8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茶叶炒干机,能源利用率高、节能、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热能利用率也高;在使用过程中茶叶受热均匀,加工出来的茶叶颜色翠绿、香味佳、破碎率低。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登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登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8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插装型熔断器
- 下一篇:一种罐式无负压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