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负载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88670.3 | 申请日: | 2013-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佳;邵唯唯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 |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充电 设备 测试 负载 型光伏 并网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负载使用电阻来消耗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力,非常耗能不环保。举例来说50kW的充电桩每小时测试时使用的电能为50kW,这些电能通过电阻转换为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造成浪费。所以现有改进中正在考虑通过逆变器使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并反馈回电网,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这样的反馈转化经过测试表明循环利用率能达到90%,即把充电设备输出50kW的电力中45kW转换为可供普通家庭使用的市电并反馈回电网。
并且现有的光伏逆变器其输入端的电压都很高,如果输入电压过低则不能正常把太阳能组件的电能逆变成交流电后并网输出,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端电压通常需要达到450V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负载型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在现有的直流-交流逆变器输入端增设了一个直流-直流变流器,使得直流输入端50V以上即可逆变成交流电后并网,并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时其输出电力被电阻消耗非常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负载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直流-直流变流器、直流-交流逆变器、升压DSP控制器和逆变DSP控制器,所述升压DSP控制器控制连接直流-直流变流器,所述逆变DSP控制器控制直流-交流逆变器,直流-直流变流器输出端与直流-交流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包括按照电流走向顺次串联的储能模块、直流逆变模块、高频变压器、直流整流模块、输出切换模块和输出电压采样模块,所述直流逆变模块与高频变压器之间还连接有输入电流传感器,所述输出切换模块与输出电压采样模块之间还连接有输出电流传感器,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入电压采样信号连接到升压DSP控制器,升压DSP控制器根据储能模块的输入电压采样信号驱动控制直流逆变模块,所述升压DSP控制器通过IGBT驱动模块驱动控制输出切换模块,所述输出电压采样模块、输入电流传感器和输出电流传感器分别采样信号到升压DSP控制器。
所述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按照电流走向顺次串联的直流输入滤波模块、直流交流逆变模块、交流滤波模块、隔离变压器、交流接触器、交流输出滤波器和交流输出断路器,所述交流接触器上并联有变压器预充模块,所述交流输出断路器的输出端与电网相连,交流输出断路器的输出端并联有交流过压保护模块,所述直流输入滤波模块与直流交流逆变模块间的电压和电流采样信号送入逆变DSP控制器,逆变DSP控制器根据采样信号驱动控制直流交流逆变模块,逆变DSP控制器根据直流-交流逆变器预充的时间来驱动控制交流接触器。
所述的升压DSP控制器与逆变DSP控制器上还分别设置有的通讯接口。
所述的逆变DSP控制器还外接有人机界面。
所述的输入电流传感器和输出电流传感器都使用霍尼韦尔电流传感器。
所述储能模块与直流逆变模块之间还串联有第一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负载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在现有的直流-交流逆变器输入端增设了一个直流-直流变流器,利用升压DSP控制器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由直流-直流变流器进行相应的放大,使得直流输入端的电压在50V以上即可逆变成交流电后并网,并利用DSP控制器上的通讯端口与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通讯,控制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时其输出电力的消耗和浪费,有效实现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负载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直流-直流变流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直流-交流逆变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直流-直流变流器、2直流-交流逆变器、3升压DSP控制器、4逆变DSP控制器、5通讯接口、6人机界面、10第一熔断器、11储能模块、12直流逆变模块、13高频变压器、14直流整流模块、15输出切换模块、16输出电压采样模块、17输入电流传感器、18输出电流传感器、19 IGBT驱动模块、20直流输入滤波模块、21直流交流逆变模块、22交流滤波模块、23隔离变压器、24交流接触器、25交流输出滤波器、26交流输出断路器、27变压器预充模块、28交流过压保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佳;邵唯唯,未经吴佳;邵唯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8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