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水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8340.4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平;郭清达;何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水质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地表水断面进行常规性自动监测以及污染源水质监测的移动水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是当今世界的水环境面临的一大问题。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矛盾日趋紧张。而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污染。随着水污染物构成发生变化,部分流域排污量大于环境自净能力,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水生态的破坏程度正在加剧。
在水环境污染中,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依然是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某些地方仍存在工业污水不达标排放现象。社会城乡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排入地表水体,水质急剧下降,由面源污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的制约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水质监测技术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环境在线监测数据严重不足。
现阶段,全国重点监控流域已经实现水环境在线监测,水质采样周期为4小时或更长,而偏远流域仍采用人工取样的方式。监测数据尤其是在线数据较少,导致无法准确的获得水域的水质变化情况,更不能建立准确的水污染过程模型,以及相应的水质评估和预警。
(2)综合性的水质监测设备尚未实现国产化。
目前国内主要的水质检测站所用监测设备大都采用国外的设备,维护费用很高。虽然市场上也有一些国产设备,但是在测量精度以及监测项目上跟国外尚有差距。
(3)移动式水环境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尚不完善。
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实现了水环境在线监测,主要以点源监测为主,主要采用固定监测的方法,移动式水环境在线监测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适宜各级政府环保部门用的具有制造成本低、监测范围广、监测项目多、占地面积小、维护费用低、易于管理使用的一体化移动式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水质监测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上的控制面板,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变送器,所述箱体内中间隔层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样口、箱底冲洗口、溢流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样口连接有第二采样阀,所述箱底冲洗口连接有箱底冲洗阀,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泵,排水泵经排液口将水排出;所述箱底冲洗阀和第二采样阀连接有采样泵和清洗/除藻泵,所述采样泵连接有第一采样阀,所述清洗/除藻泵连接有清洗阀和除藻阀,第一采样阀连接有采样管,清洗阀连接有清洗管,除藻阀连接有除藻管;所述箱体的底部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采样管、清洗管、除藻管以及排水管均为软管,其中采样管一端没入监测水域,另一端连接进样管道;除藻管一端连接除藻罐,一端连接除藻管道;排水管一端连接水箱底部的排水管道,一端导入监测水域。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设有水质监测探头,所述水质监测探头包括温度监测探头、电导率监测探头、pH值监测探头、溶解氧监测探头、浊度监测探头、氨氮监测探头和COD监测探头。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指示灯、操作按钮和选择按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配水单元结构简洁,经济适用,通过过滤装置去除沙粒,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清洗功能,可进行管路的自动清洗,采用药液清洗装置可除去管路内藻类。
3、本实用新型具有溢流管和排水管路,在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排放水箱采样水。
4、本实用新型设备运行经济环保,测定仪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保障产品的可靠性,无二次污染。
5、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独立应用,同时具有系统的扩充性。
6、本实用新型配备浪涌保护器,防雷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水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83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记录水位计安装平台
- 下一篇:一种高凝胶活性大豆蛋白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