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8019.6 | 申请日: | 2013-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灼明;马进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灼明 |
主分类号: | F04B9/10 | 分类号: | F04B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潮汐 落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
背景技术
月球引力的变化会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潮落及海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潮汐能。目前利用潮汐发电有两种运行模式,第一种是单水库单程式潮汐电站,是涨潮时使海水进入水库,落潮时利用水库与海面的潮差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它不能连续发电,利用落潮时发一次电。第二种是单水库双程式潮汐电站,是利用水库的特殊设计和水闸的作用既可涨潮时发电,又可在落潮时运行,只是在水库内外水位相同平潮时才不能发电,它能利用涨潮落潮时发两次电,与前者相比,能大大提高潮汐能的利用率。因不能连续发电,也存在局限性。潮汐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目前的潮汐发电为大流量、低水头,原因是不借助动力无法实现高水头。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其能无须外在动力将海水输送到高出海平面的储水池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该种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能无须外在动力将海水输送到高出海平面的储水池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其包括固定水缸、可上下位移的浮体总成和水管,所述的浮体总成位于固定水缸的上方,所述的浮体总成具有中空的浮箱,所述的浮箱的空腔内落潮时具有增加浮箱重量的海水,落潮时所述的浮体总成的下部与固定水缸的上部密封,所述的水管一端与固定水缸的下部连通,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海平面。
所述的浮体总成包括浮动水缸、顶盖和中空的浮箱,所述的顶盖与浮动水缸的上端连为一体,所述的浮箱固接于顶盖的周边。
所述的固定水缸的周边设置有立柱,所述的立柱上设置有可上下位移的导套,所述的浮动水缸总成的顶盖与导套连为一体。
所述的浮体总成包括浮动活塞体、浮箱支架和中空的浮箱,所述的浮箱支架与浮动活塞体的上端连为一体,所述的浮箱固接于浮箱支架的周边。
所述的浮箱设置有向浮箱空腔内注水和将浮箱空腔内水排出的浮箱进排水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其包括可上下位移的浮动水缸总成和多个固定水缸,所述的多个固定水缸均位于浮动水缸总成的下部,所述的浮动水缸总成包括中空的浮箱、顶盖和与固定水缸数量相同的浮动水缸,所述的中空的浮箱、顶盖和与固定水缸数量相同的浮动水缸为连成一体的结构,所述的浮箱的空腔内落潮时具有增加浮箱重量的海水,所述的每个浮动水缸的下部在落潮时与固定水缸的上部密封,所述的每个固定水缸的下部具有连通的伸出海平面的水管。
所述的浮箱设置有向浮箱空腔内注水和将浮箱空腔内水排出的浮箱进排水机构。
所述的浮动水缸总成处设置有深入海底的立柱,所述的立柱上设置有可上下位移的导套,所述的浮动水缸总成的顶盖与导套连为一体。
所述的固定水缸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无须外在动力将海水输送到高出海平面的位置,能克服目前利用潮汐发电的诸多不足,改变目前低水头、大流量的发电形式,改善目前发电站施工、地基处理及防淤工程的环境,降低发电投资,降低发电运营成本,清洁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海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图3中,1、浮箱进排水控制阀;2、浮箱进排水管;3、水管;4、基座;5、浮箱;6、固定水缸;7、浮动水缸;8、立柱;9、水缸进水阀;10、盖板;11、浮箱底板;12、浮箱通气管;13、浮动活塞体;14、浮箱支架;15、浮箱进排水机构;16、第一水管;17、第二水管;18、顶盖;19、第二浮动水缸;20、第二固定水缸;21、海底;22、第一固定水缸;23、第一浮动水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灼明,未经马灼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8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铆接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发电型汽车重力源减速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