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7624.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军;王建立;陆旭锋;汪德强;李敬;陆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轧机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轧机的组件,特别是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220620520.9的已公开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辊轧机的刮油机构,它包括机架;上平台,设于机架内上部并可上下滑移,上平台的下方设有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上刮油辊;下平台,设于机架内下部并可上下滑移,下平台的下方设有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下刮油辊;两个开合液压缸,分别固定在上平台上的两侧,各开合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上平台后与下平台固定,机架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阻挡下平台继续上移的限位柱。其优点在于:通过开合液压缸的工作,带动上下平台相对开合,确保上下刮油辊与钢带更好且充分接触,将钢带上的轧延油刮除干净,有效解决生产中由于钢带与钢带之间因有轧延油而产生的滑带与偏卷现象,从而生产出合格、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上述结构中刮油辊上堆积的轧延油无法及时排除,因此会影响刮油机构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辊轧机刮油机构的刮油辊上堆积的轧延油能及时进行排除的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包括上平台架和下平台架,在上平台架的下方以及下平台架的上方均设有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刮油辊,上述两根刮油辊相互对称,并且在两根刮油辊之间形成金属带材出口,在每根刮油辊的外侧均配合有能去除堆积在刮油辊上的轧延油的气刀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气刀组件由输水管以及排布安装在输水管上的气嘴组成,其中气嘴对准刮油辊,在上平台架和下平台架上均连接有用于固定上述输水管的输水管固定座,所述排布安装在输水管上的气嘴分成两组,并且该两组气嘴的朝向呈“八”字状。该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并且气刀组件对刮油辊上堆积的轧延油进行及时排除的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其结构中在每根刮油辊的外侧均配合有能将堆积在刮油辊上的轧延油及时去除的气刀组件,因此其在实际应用中,堆积在刮油辊上的轧延油能被及时的排除,保证使用性能,同时本辊轧机刮油机构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提供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气刀组件与刮油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平台架1、下平台架2、刮油辊3、金属带材出口4、气刀组件5、输水管固定座5-1、输水管5-2、气嘴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包括上平台架1和下平台架2,在上平台架1的下方以及下平台架2的上方均设有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刮油辊3,上述两根刮油辊3相互对称,并且在两根刮油辊3之间形成金属带材出口4,在每根刮油辊3的外侧均配合有能去除堆积在刮油辊3上的轧延油的气刀组件5。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辊轧机刮油机构,其大体结构域实施例1一致,但是为了优化气刀组件5的结构,并且使得气刀组件5对刮油辊3上堆积的轧延油进行及时排除的效果实现最佳,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刀组件5由输水管5-2以及排布安装在输水管5-2上的气嘴5-3组成,其中气嘴5-3对准刮油辊3,在上平台架1和下平台架2上均连接有用于固定上述输水管5-2的输水管固定座5-1,所述排布安装在输水管5-2上的气嘴5-3分成两组,并且该两组气嘴5-3的朝向呈“八”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7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箱浮子插孔成型器
- 下一篇:一种球扁钢成品孔导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