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梁洞口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7537.6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周东华;王永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洞口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梁洞口加固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多层和高层房屋建筑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果能在组合梁腹板上开洞,让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管道从洞口通过,便能减少这些管道设施对建筑空间的占用,达到降低层高、增大房屋净高、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等目的,因此腹板开洞组合梁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腹板开洞后组合梁的受力性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洞口的存在削弱了组合梁的截面,使得组合梁的刚度和承载力明显降低。
传统洞口加强方式的特点是在洞口周边设置横向或纵向加劲肋,由于洞口周边加劲肋较多从而导致施工难度较大而且承载力一般较低。如何提高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承载力是实际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供一种组合梁洞口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为在组合梁洞口处设置弧形钢管加劲肋形成小拱跨越洞口或在洞口处设置人字形钢管加劲肋形成斜腹杆跨越洞口,形成一种类似于桁架腹部的拉-压杆受力模式,从而可获得很高承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合梁洞口加固装置,包括钢梁1、混凝土板4和加劲肋3,所述钢梁1顶端安装有混凝土板4,钢梁1的腹板竖向设有洞口2,平行于腹板在洞口2外檐安装有加劲肋3。
所述加劲肋3为弧形或人字形。加劲肋3可以焊接于钢梁1上。
所述加劲肋3的材质为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加固装置为在组合梁洞口处设置弧形钢管加劲肋形成小拱跨越洞口或在洞口处设置人字形钢管加劲肋形成斜腹杆跨越洞口,从而可获得很高承载力;(2)该加劲肋材质为普通钢管,取材方便,施工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弧形加劲肋3组合梁腹板开洞加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弧形加劲肋3组合梁腹板开洞加固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弧形加劲肋3组合梁腹板开洞加固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人字形加劲肋3组合梁腹板开洞加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人字形加劲肋3组合梁腹板开洞加固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人字形加劲肋3组合梁腹板开洞加固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1-钢梁,2-洞口,3-加劲肋,4-混凝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4、5、6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该组合梁洞口加固装置,包括钢梁1、混凝土板4和加劲肋3,所述钢梁1顶端安装有混凝土板4,钢梁1的腹板竖向设有洞口2,平行于腹板在洞口2外檐安装有加劲肋3,其中加劲肋3为弧形,加劲肋3的材质为钢管。
实施例2
如图4至6所示,该组合梁洞口加固装置,包括钢梁1、混凝土板4和加劲肋3,所述钢梁1顶端安装有混凝土板4,钢梁1的腹板竖向设有洞口2,平行于腹板在洞口2外檐安装有加劲肋3,其中加劲肋3为人字形,加劲肋3的材质为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7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面板卡接结构
- 下一篇:平板硫化机自动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