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膜蒸发设备的布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6937.5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茅陆荣;黄小华;史金伟;王波辉;彭建涛;顾宏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2 | 分类号: | B01D1/22;B01D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设备 布膜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膜蒸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降膜蒸发设备的布膜器。
背景技术
降膜蒸发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蒸发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及食品等领域。物料经布膜器流入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内,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布膜器的管内壁呈膜状流下,并流入降膜蒸发器进行蒸发。
布膜器布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降膜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操作性能。布膜不均会造成局部断流或“干蒸”的现象,会使未被湿润的传热面失效,增加结垢,严重影响蒸发效果。
传统锯齿形布膜器是将管端周边加工为齿缝形,料液流经布膜器齿缝凹槽后再流入布膜器的筒体内,由于料液的自身重力是垂直向下的,所以当料液从布膜器的筒体流入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内时,无法保证在换热管内壁上形成均匀的液膜,液膜厚度的一致性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
而在采用螺旋形插头布膜器时,由于螺旋形插头布膜器是利用管子顶端的插头与管壁间隙使料液成膜,旋转流动作用有限,在小流量布膜时的效果不佳,另外,而且存在料液压力下降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膜蒸发设备的布膜器,以避免料液从上而下垂直贴壁流下时造成布膜不匀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降膜蒸发设备的布膜器,包含与降膜蒸发设备换热管连接的布膜器主体,所述布膜器主体由筒体构成,所述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有槽缝,所述槽缝的起始端延伸至所述筒体的进口处,所述槽缝的终止端截止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
所述槽缝的一侧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构成所述筒体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根部具有一个倾斜角。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同现有技术相比,当料液从布膜器筒体的槽缝流入筒体的内壁时,料液会从槽缝一侧的导流面流入,由于导流面的根部具有一个倾斜角,所以使得料液流入时不会从上而下贴壁流入降膜蒸发设备的换热管内,而是顺着导流面的倾斜角顺势流入换热管内,加大了料液流经的面积,从而保证料液流入换热管内时,使其管壁上形成均匀厚度的液膜,避免了换热管的管壁上有部分传热面未被料液湿润从而影响蒸发的效果。
另外,所述筒体的内、外径,分别和所述降膜蒸发设备换热管的内、外径的尺寸相同。由于筒体的内、外径与降膜蒸发设备换热管的内、外径的尺寸相同,所以当料液通过筒体流入降膜蒸发设备的换热管时,可进一步保证料液流动时的连续性和延展性,更好使液膜厚度的一致性得到控制。
并且,所述槽缝至少分布有三组。由于筒体上的槽缝至少设有三组,从而保证料液流入换热管内时,使其管壁上形成均匀厚度的液膜。
另外,所述槽缝的深度为40mm至100mm;所述槽缝的宽度为2.0mm至3.5mm。由于槽缝具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所以保证了料液能够顺利的从槽缝流入筒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降膜蒸发设备的布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降膜蒸发设备的布膜器,包含与降膜蒸发设备换热管连接的布膜器主体。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布膜器主体由筒体1构成,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有槽缝2,槽缝2的起始端延伸至筒体1的进口处,槽缝2的终止端截止在筒体1的内壁上;
另外,槽缝2的一侧与筒体1的内壁构成筒体1的导流面3,导流面3的根部具有一个倾斜角4,整个导流面3呈一个梯形结构。
当料液从布膜器筒体1的槽缝2流入筒体1的内壁时,料液会从槽缝2一侧的导流面3流入,由于导流面3的根部具有一个倾斜角4,所以使得料液流入时不会从上而下贴壁流入降膜蒸发设备的换热管内,而是顺着导流面3的倾斜角顺势流入换热管内,加大了料液流经的面积,从而保证料液流入换热管内时,使其管壁上形成均匀厚度的液膜,避免了换热管的管壁上有部分传热面未被料液湿润从而影响蒸发的效果。
另外,槽缝2可设置三至五组,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槽缝2开设有三组,由于在筒体1上设有三组槽缝2,从而保证料液流入换热管内时,使其管壁上形成均匀厚度的液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6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化学试剂合成装置
- 下一篇:阅读书籍用调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