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排风自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6871.X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希元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李殿中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排风自吸器。
背景技术
自从同步自吸泵问世以来,很多地下泵房相继被淘汰,彻底根除了泵房被淹的苦恼,同时也使水泵在维护和使用上都更加方便。因此,近些年来同步自吸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是伴随着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对于生产供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用水场所必须随时保证供水压力和流量,否则就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生产事故。而同步自吸器水泵在起泵初期由于水中含有空气,造成水泵排出压力偏低,出现了并网困难;另则是自吸器体积较大,用料偏多其成本过高;而且有时受到安装场所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排风自吸器,该自吸器能够在水泵启动后,先让水在自吸器的上腔与下腔之间自行循环,将吸水管内所存有的大量空气在循环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去。水中不含空气,水泵排出压力自然上升,当压力达标后再行并网。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循环排风自吸器,包括有罐体,罐体内部设置有导水帽与隔板,导水帽与隔板相焊接将罐体分成上、下两腔,罐体顶部安装有自控排风器,罐体上腔内部安装有返水挡风罩,罐体上腔外部一侧连接有注水管压盖,罐体上腔外部另一侧安装有循环进水管,罐体下腔外部位于循环进水管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导水帽的下方设置有吸水管,吸水管通过引风导管与喷射器相连通,喷射器将上、下两腔贯通,喷射器内设置有回水引风喷射管,回水引风喷射管的顶部置于返水挡风罩内。
所述的自控排风器包括有重力止回阀、封闭垫、外壳、浮筒和浮筒底托,外壳通过法兰与罐体相连,浮筒底托设置在罐体的顶端,浮筒置于浮筒底托上,浮筒的顶端安装有封闭垫,外壳的顶端安装有重力止回阀。
所述的外壳与罐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循环排风自吸器是在水泵启动后,借助于上、下两腔的压差,使上腔的水以高速通过回水引风喷射管,而将吸水管中的空气经过引风导管而吸入到喷射器中来,随即又被喷射水流渗混到下腔来,由于水泵连续运转,造成水在循环排气自吸器中上、下反复循环,最终使系统中的所有空气都在上腔得到气水分离而通过自控排风器而被排放到大自然中去。水中不含空气,水泵排出压力自然上升,当压力达标后再行并网。
2、本实用新型循环排风自吸器的体积小,成本低,适应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循环排风自吸器具备双重功能,既能单独排风又能单独排水,适用于具有多台离心水泵的大型泵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控排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吸水管1、注水管压盖2、导水帽3、自控排风器4、引风导管5、返水挡风罩6、回水引风喷射管7、喷射器8、循环进水管9、隔板10、罐体11、出水管12、重力止回阀43、封闭垫44、外壳45、浮筒46、密封垫圈47、浮筒底托48、循环排风自吸器24、循环调控闸阀19、止回阀20、生产供水闸阀21、离心泵22、电动机2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循环排风自吸器,包括有罐体11,罐体内部设置有导水帽3与隔板10,导水帽3与隔板10相焊接将罐体分成上、下两腔,罐体顶部安装有自控排风器4,罐体上腔内部安装有返水挡风罩6,罐体上腔外部一侧连接有注水管压盖2,罐体上腔外部另一侧安装有循环进水管9,罐体下腔外部位于循环进水管9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12,导水帽3的下方设置有吸水管1,吸水管1通过引风导管5与喷射器8相连通,喷射器8将上、下两腔贯通,喷射器8内设置有回水引风喷射管7,回水引风喷射管7的顶部置于返水挡风罩6内。
如图2所示,所述的自控排风器4包括有重力止回阀43、封闭垫44、外壳45、浮筒46和浮筒底托48,外壳45通过法兰与罐体11相连,浮筒底托48设置在罐体的顶端,浮筒46置于浮筒底托48上,浮筒46的顶端安装有封闭垫44,外壳45的顶端安装有重力止回阀43。
外壳45与罐体1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47。
下面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1、检查循环供水闸阀19,并将其打开;同时将生产供水阀门21关闭。
2、打开注水管压盖2,并向管内注满水,而后将压盖拧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希元,未经刘希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6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丝箱体联苯蒸汽排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振荡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