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孔径多油石盲孔珩磨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86832.X | 申请日: | 2013-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1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环;盛平;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宁珩磨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3/08 | 分类号: | B24B3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沈履君 |
| 地址: | 201713 上海市青浦区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孔径 多油 石盲孔珩磨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珩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孔径多油石盲孔珩磨头。
背景技术
珩磨是一种低速磨削法,珩磨加工因表面质量特性好、加工精度高、工艺经济,被大量应用于各种形状的孔的光整度和精加工。
对于需要进行珩磨加工的孔径25mm以下的盲孔,一般采用单油石珩磨。但对于高精密产品,单油石珩磨在圆度、直线度上达不到要求,必须用多油石珩磨头加工。对于一般结构的多油石盲孔珩磨头,加工直径一般在25mm以上。现在,如果需要设计用于在精密度更高的要求下使用的珩磨头,各部位结构无法满足强度要求,如果使强度降低,就不能满足珩磨头的结构稳定的要求。如何设计一款小孔径多油石珩磨头是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珩磨油石工具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小孔径多油石盲孔珩磨头。
本实用新型的小孔径多油石盲孔珩磨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锥轴,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组油石嵌槽,所述油石嵌槽内设有对应的油石座,所述每组油石嵌槽包括沿着壳体的中心轴的方向由壳体的加工端部开始依次设置的油石保护槽和定位基准槽,所述油石座与油石保护槽之间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大于所述油石座与定位基准槽之间的间隙,避免过定位。
所述每组油石保护槽和定位基准槽之间设有中间卡槽,所述定位基准槽的末端设有末端卡槽,所述中间卡槽和末端卡槽内均设有卡箍。
所述油石保护槽的前端部为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结合油石座形成台阶状,以满足小尺寸加工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高精度盲孔加工,由于尺寸上的限制其油石座的前端部必须设计为台阶状,前端台阶由于尺寸很小,在珩磨过程中受力易变形,所以壳体上设计的油石嵌槽面不是连续的整体型嵌槽,而是能保护油石条前端受到径向力的冲击时不易变形的分开的两个油石保护槽和定位基准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高精度盲孔加工的要求,且强度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小孔径多油石盲孔珩磨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锥轴2,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组油石嵌槽,所述油石嵌槽内设有对应的油石座4,所述每组油石嵌槽包括沿着壳体1的中心轴的方向由壳体1的前端部开始依次设置的油石保护槽5和定位基准槽6,所述油石座4与油石保护槽5之间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大于油石座4与定位基准槽6之间的间隙,避免过定位。
所述每组油石保护槽5和定位基准槽6之间设有中间卡槽7,所述定位基准槽6的末端设有末端卡槽8,所述中间卡槽7和末端卡槽8内均设有卡箍9。
所述油石保护槽5的前端部为斜面结构10。该斜面结构10结合油石座4形成台阶状,以满足小尺寸加工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高精度盲孔加工,由于尺寸上的限制其油石座4的前端部必须设计为台阶状,前端台阶由于尺寸很小,在珩磨过程中受力易变形,所以壳体1上设计的油石嵌槽面不是连续的整体型嵌槽,而是能保护油石条前端受到径向力的冲击时不易变形的分开的两个油石保护槽5和定位基准槽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高精度盲孔加工的要求,且强度高,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宁珩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宁珩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6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