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顶蓬热成型冲切模具加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6680.3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0 | 分类号: | B26D7/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顶蓬热 成型 模具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顶蓬热成型冲切模具加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湿法顶蓬类热成型冲切模具加热方式全部采用模具背腔安装电热板进行加热,而以往的电热板布局方式经常发生因以下两种情况而导致产品报废问题(目前模具上下模各分为六个温区):其一、模具周边及立柱温度达不到产品成型所要求的温度导致产品虚贴而报废;其二、周边及立柱温度已达到而模具大面温度过高导致产品表面烫伤而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顶蓬热成型冲切模具加热板,该加热板能有效控制模具整体型面的温度,确保模具各个温区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差控制在10度左右,从而降低产品前期试制的报废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升产品效益。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顶蓬热成型冲切模具加热板,包括加热板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板本体包括第一温区、第二温区、第三温区、第四温区、第五温区、第六温区,其中第一温区和第二温区分别设于加热板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五温区和第六温区设置于加热板本体的中部,且第六温区外侧为第二温区,第五温区外侧为第一温区,所述第四温区分居第六温区两端部,第三温区分居第五温区两端部;所述第一温区的中部设置有接线盒,在第一温区上接线盒内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A5电热板、A6电热板、A7电热板,接线盒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A1电热板、A2电热板、A3电热板、A4电热板;第二温区上靠近第六温区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B5电热板、B6电热板、B7电热板,第二温区的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B1电热板、B2电热板、B3电热板、B4电热板;所述第三温区位于第五温区上部一侧设有C1电热板、C2电热板、C3电热板、C4电热板、C5电热板,位于第五温区下部一侧设有C6电热板、C7电热板、C8电热板、C9电热板、C10电热板;第四温区位于第六温区上部一侧设有D1电热板、D2电热板、D3电热板、D4电热板,位于第六温区下部一侧设有D5电热板、D6电热板、D7电热板、D8电热板;第五温区包括E1背腔、E2背腔、E3背腔、E4背腔、E5背腔、E6背腔;第六温区包括F1背腔、F2背腔、F3背腔、F4背腔、F5背腔、F6背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温区设置有第一测温头,且第一测温头设置于A7电热板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温区设置有第二测温头,且第二测温头设置于B5电热板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三温区设置有第三测温头,且第三测温头设置于C10电热板和C9电热板之间靠近C10电热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四温区设置有第四测温头,且第四测温头设置于D3电热板和D4电热板之间靠近D4电热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五温区设置有第五测温头,且第五测温头设置于E4背腔中间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六温区设置有第六测温头,且第六测温头设置于F4背腔中间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模具周边及立柱温度能达到产品成型所要求的温度不会导致产品虚贴而报废,有效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提升产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第一温区1、第二温区2、第三温区3、第四温区4、第五温区5、第六温区6、加热板本体7、接线盒8、第一测温头9、第二测温头10、第三测温头11、第四测温头12、第五测温头13、第六测温头14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6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孔机
- 下一篇:可调式箱型构件组装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