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6151.3 | 申请日: | 2013-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强;唐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凯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水质改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增氧机。
背景技术
目前,增氧机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池塘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现有增氧机仅仅是将池塘底层水体涌出水面使之与空气接触溶解氧气,但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常压下的溶解率较低,并且涌出水面的底层水体未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增氧机水增氧效果差,增氧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速度更快,增氧效果更好的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氧机,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上方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方设有臭氧发生器,储水箱侧壁分布有多根横向设置的喷水管,臭氧发生器与每根喷水管之间连接有臭氧通过的混气软管。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喷水管呈喇叭口状。
所述喷水管根部上设有混气口,混气软管通过混气口与喷水管连通。
所述臭氧发生器上方设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储水箱上方设有臭氧发生器,储水箱侧壁上分布有多根横向设置的喷水管,臭氧发生器与每根喷水管之间连接有臭氧通过的混气软管,喷水管根部上设有混气口,混气软管通过混气口与喷水管连通。当启动增氧机增氧时,水泵将水体抽进储水箱,然后通过储水箱上的喷水管将水体喷射出,由于水体高速流过喷水管,因而在喷水管上的混气口处形成真空,由于真空所形成的吸力将臭氧和空气吸入喷水管,使之与水体完全接触,并且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溶解在水体内,从而使增氧机的增氧效果更好,增氧速度更快。
(2)由于臭氧本身具有杀菌、消毒、增氧等作用,从而本实用新型增氧的同时也对池塘水体水质进行了改良,并且进一步对池塘水体增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增氧机,包括臭氧发生器1、水泵5、浮筒7、储水箱10、控制箱8、水质检测装置6、水质自动感应控制装置、支架11、防护罩9。所述浮筒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浮筒7等角分布在支架11的外围,支架11中心与水泵5固定连接,浮筒7通过支架11支撑水泵5和储水箱10,所述储水箱10上方设有臭氧发生器1。储水箱10侧壁环形设置有多个连接口,连接口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部,喷水管4的侧壁设有外螺纹部,多根喷水管4通过连接口固定连接在储水箱10侧壁上。所述喷水管呈喇叭口状,喷水管4根部上设有混气口3,混气软管2通过混气口3与喷水管4连接。
臭氧发生器1上设有与喷水管4对应的混气软管2,混气软管2连通臭氧发生器1和喷水管4。所述防护罩9设于臭氧发生器1的上方,可以对增氧机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化的技术方案,上所述的喷水管4为文丘里管,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4利用文丘里原理(即高速流动的液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使得混气口处形成真空,真空所形成的吸力将臭氧和空气吸入喷水管4,并使氧气充分溶解在水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近臭氧发生器1处还设置有控制箱8,控制箱8分别与臭氧发生器1、水泵、水质自动感应控制装置和水质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浮筒7的下方设有水质检测装置6,水质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池塘水体水质,并及时将水质指标反馈给水质自动感应控制装置,水质自动感应控制装置及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箱8,最终由控制箱8来控制增氧机启动或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启动增氧机增氧时,水泵将池塘底层水体抽进储水箱,然后通过储水箱上的喷水管4将水体喷射出,由于水体高速流过喷水管4,因而在喷水管4上的混气口处形成真空,由于真空所形成的吸力将臭氧和空气吸入喷水管4,使之与水体完全接触,,并且喷射出的水体还与外界空气充分接触,空气中的氧气进一步溶解在水体内,从而使增氧机的增氧效果更好,增氧速度更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凯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凯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6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长筒靴
- 下一篇:大规格鲟鱼打针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