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帐的冲顶内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5897.2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朋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48 | 分类号: | E04H15/48;E04H15/5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冲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帐,尤其是指一种折叠帐的冲顶内心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可折叠帐架一般包括四根立柱、可折叠侧杆组件及可折叠顶杆组件;每根立柱上各设有一个固定于立柱顶部的固定座及一个活动套接于立柱上的滑动座;可折叠侧杆组件至少由两根“Z”型折杆交叉枢接而成,其中一根“Z”型折杆的两端枢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固定座上,而另一根“Z”型折杆的两端枢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滑动座上;可折叠顶杆组件至少由四组顶杆单元组成,每一组顶杆单元至少由两根折杆交叉枢接而成;其中一根折杆一端与一根“Z”型折杆枢接,另一折杆一端与另一根“Z”型折杆枢接,而两根折杆的另一端枢接在一起。
由于可折叠侧杆组件的两根“Z”型折杆的长度相同,及可折叠顶杆组件的两根折杆的长度也相同,因此,帐篷展开时,帐篷顶呈水平状。其缺陷在于:
一,篷布坡度比较平缓,且篷顶呈水平状,使得帐篷内部空间变狭小局促,给人以压迫感。
二,篷布坡度比较平缓,在雨天容易使雨水积聚在帐篷顶导致整个帐篷上部承受压力而降低帐篷的寿命。
鉴于现有技术的所述缺陷,本发明人经深入研究,研发出一种克服所述缺陷的折叠帐的冲顶内芯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帐的冲顶内芯结构,以增加帐篷架的内部高度空间及篷布打开时的高度。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折叠帐的冲顶内芯结构,包括立柱、可折叠侧杆组件、可折叠顶杆组件及中杆;可折叠侧杆组件枢接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可折叠顶杆组件至少由四组顶杆单元组成,每一组顶杆单元至少由第一折杆及第二折杆交叉枢接而成;第一折杆一端与可折叠侧杆组件枢接,另一端通过上四路接头与中杆枢接;第二折杆一端与可折叠侧杆组件枢接,另一端通过下四路接头与中杆枢接;第一折杆及第二折杆靠近中杆处交叉枢接形成第一枢接点M,且第一枢接点M至第一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大于第一枢接点M至第二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
进一步,第一折杆由第一上杆及第一下杆枢接而成,而第二折杆由第二上杆及第二下杆枢接而成;第一上杆与第二上杆中间枢接形成第一枢接点M,第一下杆与第二下杆中间枢接形成第二枢接点N;第一枢接点M至第一折杆枢接处的距离与第二枢接点N至第一折杆与可折叠侧杆组件枢接处的距离之差为10至15mm;第二枢接点N至第二折杆枢接处的距离与第一枢接点M至第二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之差为10至15mm;第一枢接点M至第一折杆枢接处的距离与第二枢接点N至第二折杆枢接处的距离相等;第一枢接点至第二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与第二枢接点至第一折杆与可折叠侧杆组件枢接处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每根立柱上各设有一个固定于立柱顶部的固定座及一个活动套接于立柱上的滑动座;可折叠侧杆组件至少由第一“Z”型折杆及第二“Z”型折杆交叉枢接而成,并形成枢接点,第一“Z”型折杆的两端枢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固定座上,第二“Z”型折杆的两端枢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滑动座上;
第一枢接点M至第一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或者第一折杆与第二枢接点N至第二折杆与第二“Z”型折杆枢接处的距离加上第一枢接点M至第二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或者第二枢接点N至第一折杆与第一“Z”型折杆枢接处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第一折杆与第一“Z”型折杆枢接处至最近的第一“Z”型折杆与第二“Z”型折杆交叉枢接形成的枢接点的距离或第二折杆与第二“Z”型折杆枢接处至最近的第一“Z”型折杆与第二“Z”型折杆交叉枢接形成的枢接点的距离。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第一折杆及第二折杆靠近中杆处交叉枢接形成第一枢接点M,且第一枢接点M至第一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大于第一枢接点M至第二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因此,在展开帐篷时,第一折杆往上翘,从而使顶杆单元向上翘起一个角度,进而增加帐篷架的内部高度空间。
第一枢接点M至第一折杆枢接处的距离与第二枢接点N至第一折杆与可折叠侧杆组件枢接处的距离之差为10至15mm;第二枢接点N至第二折杆枢接处的距离与第一枢接点至第二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之差为10至15mm,可以确保整个帐篷架收拢后体积不增加。
同时,第一枢接点M至第一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或者第一折杆与第二枢接点N至第二折杆与第二“Z”型折杆枢接处的距离加上第一枢接点M至第二折杆与中杆枢接处的距离或者第二枢接点N至第一折杆至第一“Z”型折杆枢接处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第三枢接点Q至第一“Z”型折杆或第二“Z”型折杆的第二杆与第三杆枢接处的距离,确保整个帐篷架可以收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朋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朋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5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闸门防盗锁具的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层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