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5622.9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雷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逸夫美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潘宪曾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腕带。
背景技术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在身体出现健康问题时选择去大医院看病,这样就导致了医院病号过多,护士在给每位病人配发药品或为其输液时,因为一时粗心大意和疏忽,导致为某些病人配发错误药品或者不慎将病患的点滴注射给其他的病患,从而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护士错误配发药品或注射点滴,同时具有将病患脉搏信息传输给护士台总机,以便护士能及时监控病患机体情况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腕带,包括腕带本体,它还包括带有RFID读写器,具有报时功能的电子时钟,显示屏以及电池,显示屏套于腕带本体上,电子时钟位于显示屏一侧,RFID读写器位于显示屏另外一侧,RFID读写器与显示屏和电子时钟电连接。
上述医用腕带还包括有脉搏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时钟处于同一侧,脉搏传感器与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
上述RFID读写器是具有USB接口的可擦写的读写器,工作频段是125k频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医用腕带,包括腕带本体,它还包括带有RFID读写器,具有报时功能的电子时钟,显示屏以及电池,显示屏套于腕带本体上,电子时钟位于显示屏一侧,RFID读写器位于显示屏另外一侧,RFID读写器与显示屏和电子时钟电连接。
通过腕带上的RFID读写器扫描和比对前期在读写器中写入的药品信息,避免了护士因为疏忽,发生为病患误食药品或者注射错点滴。同时用无线传输模块将脉搏传感器测量出的脉搏信息传输给护士总台,以便及时监控病患机体情况。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腕带本体;2、RFID读写器;3、显示屏;4、具有报时功能的电子时钟;5、脉搏传感器;6、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腕带,包括腕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带有RFID读写器2、具有报时功能的电子时钟4、显示屏3以及电池,显示屏3套于腕带本体1上,电子时钟4位于显示屏3一侧,RFID读写器2位于显示屏3另外一侧,RFID读写器2与显示屏3和电子时钟4电连接。
病患通过佩戴入院治疗时所配发的个人腕带,腕带中RFID读写器2中提前通过USB接口存入病患个人信息和所需服用的药瓶名称,服用药物时间设定在具有报时功能的电子时钟4内,在需要服用药品的时刻,具有报时功能的电子时钟4在所设定需要进行药物服用或注射的时刻进行报时,通过腕带上所佩戴的RFID读写器2扫描药品或药瓶上所粘贴的电子条码或者二维码,通过认证后,在显示屏3上显示出“药品正确”字样,这样就避免了患者误食药品的情况。在需要测量脉搏的时刻,具有报时功能的电子时钟4在所设定的需要测量脉搏的时刻进行报时,此时脉搏传感器5监测出病患的脉搏并在显示屏3上显示,且通过无线传输模块6,将数据传送给护士台总机,用以监控病患的体能指标,避免一些危急情况发生,以达到第一时间抢救的效果。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腕带本体还包括有脉搏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时钟处于同一侧,脉搏传感器与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
在需要测量脉搏的时刻,具有报时功能的电子时钟4在所设定的需要测量脉搏的时刻进行报时,此时脉搏传感器5监测出病患的脉搏并在显示屏3上显示,且通过无线传输模块6,将数据传送给护士台总机,用以监控病患的体能指标,避免一些危急情况发生,以达到第一时间抢救的效果。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2是具有USB接口的可擦写的读写器,工作频段是125k频段。
这样就可以通过USB对RFID读写器2写入不同的数据,使得腕带可以循环使用,避免了一次性的浪费。工作在125k频段下的RFID读写器2价格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逸夫美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逸夫美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5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