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扇防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4544.0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回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部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风扇防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系统一般为多风扇配置,当有风扇损坏时,在该通道会产生旁路回流,导致服务器散热风量大幅减少,普通的防回流装置会增加服务器流阻,导致风量减少。因此现有风扇防回流装置的设计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造成流阻损失的风扇防回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风扇防回流装置,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装置由矩形边框和若干结构形状相同的叶片组成,其中叶片设置在矩形边框中,矩形边框包含左框边和右框边,每个叶片包含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叶片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置有连接点,叶片通过其两端连接点与左框边和右框边旋转连接;所述叶片设置为三棱柱结构,每个叶片的重心位于其两端连接点的连线的后上方,若风扇工作正常则从右侧看叶片顺时针旋转打开;对应每个叶片所述左框边和右框边的前部向里均设置一挡块,所述挡块作为叶片打开时的支撑点防止叶片打开过度而无法闭合。
进一步,所述叶片的纵剖面为钝角三角形,且叶片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相同钝角三角形;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的连接点在其重心点的前下方且靠近长边。
进一步,所述左框边和右框边上对应每个叶片的两端挡块处在同一水平位置。
进一步,所述每个叶片所对应的两端挡块设置在靠近该叶片下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风扇防回流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服务器中安装本风扇防回流装置,风扇正常工作时利用重力该装置打开,消除了普通防回流装置导致服务器流阻增加的缺点,并在风扇损坏时该装置有效闭合,避免风量损失,有效改善流场,降低散热系统功耗;且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叶片的右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1、矩形边框;2、叶片;3、左框边;4、右框边;5、左侧面;6、右侧面;7、连接点;8、重心点;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风扇防回流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风扇防回流装置,由矩形边框1和若干结构相同的叶片2组成,其中矩形边框1包含左框边3和右框边4,每个叶片2设置呈三棱柱结构,叶片包含左侧面5和右侧面6,所述叶片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置有与矩形边框旋转连接的连接点7,每个叶片2通过两端连接点7分别与左框边3和右框边4旋转连接而设置在矩形边框1中;所述左框边和右框边的前部对应每个叶片各设置有一挡块9,每个叶片对应的两个挡块处在同一水平位置,两端挡块作为叶片打开时的支撑点可防止叶片打开过大而无法闭合。进一步,所述叶片的纵剖面呈钝三角形,则其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钝三角形结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连接点7在其重心点8的下方且更靠近长边,左右侧面的重心点8与其连接点7距离很近。
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选风扇防回流装置,在矩形边框中设置有三个叶片,每个叶片均通过其左右侧面的连接点与边框旋转连接,叶片较大的侧面朝向该装置的前方。由于每个叶片的重心点位于其两端连接点连线的后上方,当风扇工作正常时,利用重力叶片自动打开,从右边看叶片顺时针旋转打开,从前方看叶片上端向后运动其下端向前运动;由于左框边和右框边的前部向里设置有挡块,当叶片下端向前运动到一定程度时会被挡块挡住,这样可以防止叶片打开过大而无法闭合。当风扇出现故障时,由于叶片的重心距离其连接点连线很近,因此利用临近风扇的力量叶片会闭合。本实施例中,边框的左框边和右框边外侧的挡块设置呈三角锥形结构,根据外观设计的一致性和时尚感要求,挡块可采用多种形状。
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知,在风扇正常工作时,利用重力叶片打开即打开该防回流装置,消除了普通防回流装置会导致服务器流阻增加的缺点;并在风扇损坏时叶片可以有效地闭合,避免风量损失,有效改善流场,降低散热系统功耗。相比于普通防回流装置,该设计增加风扇风量10%以上,有效减少了服务器散热功耗。
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4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