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浮渣加热处理与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4517.3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种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赛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8 | 分类号: | C02F11/18;C02F11/14;C02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渣 加热 处理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浮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浮渣加热处理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涤纶厂非硅油废水,经气浮产生大量气浮渣,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将给污水处理系统带来很大负担,甚至会带来污水处理系统的崩溃。现在将气浮渣加热到65-75度后,因阳离子产生的气浮渣加阴离子絮凝混合处理,因阴离子产生的气浮渣用阳离子絮凝混合处理,直接使用压滤机进行压滤产生浓缩97%气浮渣,很方便的进行后续处理,极大的减轻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为污水达标排放提供了前提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浮渣加热处理与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气浮渣加热处理与回收装置,其包含气浮渣加热池,气浮净化器,混合罐,压滤机,加药罐,第二加药罐,污水池,气浮渣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污水池通过管道与气浮净化器相连,气浮净化器通过管道与气浮渣收集池相连,气浮渣收集池通过管道与气浮渣加热池相连,气浮渣加热池通过管道与混合罐相连,混合罐通过管道分别与压滤机和加药罐相连。
所述的污水池与气浮净化器设有第二加药罐。
所述的气浮净化器与气浮渣加热池之间设有阀门。
所述的气浮渣加热池与混合罐之间设有泵以及两个阀门。
所述的混合罐与加药罐之间设有泵以及阀门。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其中,蒸汽通过阀门进入到气浮渣加热池,污水进入污水池中,污水然后通过泵以及阀门进入到管道中,第二加药罐中液体也通过泵以及阀门与污水汇合,汇合后然后进入气浮净化器,然后再通过管道进入气浮渣收集池,然后进入到气浮渣加热池与蒸汽汇合,再从气浮渣加热池通过阀门以及泵进入到混合罐,加药罐通过管道将液体引入混合罐中进行处理,混合罐连有压滤机,最终浓缩率达到97%以上。
其中,对于阴离子产生的气浮渣,在加药罐中采用的药品为阳离子试剂,比如阳离子聚乙丙烯胺高分子。
对于阳离子产生的气浮渣,在加药罐中采用的药品为阳离子试剂,比如阴离子聚乙丙烯胺高分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将气浮渣加热到65-75度后,因阳离子产生的气浮渣加阴离子絮凝混合处理,因阴离子产生的气浮渣用阳离子絮凝混合处理,直接使用压滤机进行压滤产生浓缩97%气浮渣,很方便的进行后续处理,极大的减轻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为污水达标排放提供了前提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气浮渣加热池,2气浮净化器,3混合罐,4压滤机,5加药罐,6第二加药罐,7污水池,8气浮渣收集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浮渣加热处理与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一种气浮渣加热处理与回收装置,其包含气浮渣加热池1,气浮净化器2,混合罐3,压滤机4,加药罐5,第二加药罐6,污水池7,气浮渣收集池8,其特征在于,污水池通过管道与气浮净化器相连,气浮净化器通过管道与气浮渣收集池相连,气浮渣收集池通过管道与气浮渣加热池相连,气浮渣加热池通过管道与混合罐相连,混合罐通过管道分别与压滤机和加药罐相连。
所述的污水池与气浮净化器设有第二加药罐。
所述的气浮净化器与气浮渣加热池之间设有阀门。
所述的气浮渣加热池与混合罐之间设有泵以及两个阀门。
所述的混合罐与加药罐之间设有泵以及阀门。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其中,蒸汽通过阀门进入到气浮渣加热池,污水进入污水池中,污水然后通过泵以及阀门进入到管道中,第二加药罐中液体也通过泵以及阀门与污水汇合,汇合后然后进入气浮净化器,然后再通过管道进入气浮渣收集池,然后进入到气浮渣加热池与蒸汽汇合,再从气浮渣加热池通过阀门以及泵进入到混合罐,加药罐通过管道将液体引入混合罐中进行处理,混合罐连有压滤机,最终浓缩率达到97%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赛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赛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4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透光薄板装饰节能灯具
- 下一篇:一种船舶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