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性锁扣式踢脚线散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4496.5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04 | 分类号: | F24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性 锁扣式踢脚线 散热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踢脚线的散热片,具体涉及一种隐性锁扣式踢脚线散热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室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踢脚线通常只有装饰功能,其环绕于墙面底部起到美化和保洁作用。居室的供暖则是另外安装供暖装置如暖气片来实现,这种供暖装置安装成本高,其体积较大而需要占据较多的室内空间,使用时室内温度控制不均匀,供暖的热效率也相对较低。
将踢脚线用作散热片,不仅节约室内空间、施工安装方便,而且供暖温度均匀,因而相应产品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通常情况下,这种踢脚线在安装时,需要在踢脚线面板上开一凹槽,再在凹槽上打孔通过螺钉将踢脚线固定于墙面上,由于踢脚线面板均为金属材质,现场安装时打孔耗时耗力,造成安装不便,影响了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场安装快捷方便、可有效减少占据空间的隐性锁扣式踢脚线散热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性锁扣式踢脚线散热片,包括散热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散热面板内侧的管道,所述散热面板的上部向墙面弧形弯曲,下部垂直于地面,所述散热面板内侧设有卡扣件,该卡扣件卡合于固定座内将散热面板固定于墙面上。
为使卡扣件易于卡在固定座内,上述卡扣件的顶端为与固定座的卡口相匹配的圆柱体。
卡扣件的顶端也可以为六面体,也可设计为其它形状,如梯形(进一步优选为多个叠加的梯形)、椭圆形等任何可以与固定座的卡口相匹配的形状。
优选地,上述卡扣件沿散热面板的内侧横向设置,且卡扣件为两条,分别设置在散热面板的上部和下部。
为进一步加快散热、提高升温速度,设置在散热面板内侧的管道为两根,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
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散热面板内侧的管道为三根,包括进水管、回水管和备用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快捷,通过在散热面板内侧设有卡扣件,安装时将固定座固定在墙面上,再将该卡扣件卡合于固定座内即可,安装时无需在散热面板上进行打孔操作,不仅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因热胀冷缩导致的位移和噪音,而且也提高了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合理,由于散热面板上不需要设置凹槽,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为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设置多条水道或多条卡扣件,不仅安装稳固,而且升温迅速,保证了居室内温度的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件的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9所示,一种隐性锁扣式踢脚线散热片,包括散热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散热面板内侧的管道4,所述散热面板的上部1向墙面弧形弯曲,下部2垂直于地面,所述散热面板内侧设有卡扣件3,所述卡扣件3卡合于固定座5内将散热面板固定于墙面上。管道4和卡扣件3均为一条,管道4沿散热面板内侧的下部2横向设置,卡扣件3沿散热面板内侧的上部1横向设置。
上述卡扣件3的顶端可为与固定座5相匹配的各种结构:
如图5所示,上述卡扣件3的顶端为与固定座5的卡口6相匹配的圆柱体31。
如图6所示,上述卡扣件3的顶端为与固定座5的卡口6相匹配的六面体32。
如图7所示,上述卡扣件3的顶端为与固定座5的卡口6相匹配的梯形33。
如图8所示,上述卡扣件3的顶端为与固定座5的卡口6相匹配的多个叠加的梯形34。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1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卡扣件3为两条,分别设置在散热面板的上部1和下部2。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1比较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所述散热面板内侧的管道4为两根,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
实施例4
如图4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2比较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所述散热面板内侧的管道4为两根,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4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剩余电流检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