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车身钣金修复实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4032.4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淇元;熊见星;吴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工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车身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模拟车身钣金修复的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维修等行业的钣金修复中,大多数釆用的是工作台或者是针对某车型某部件的专门支架进行车身钣金修复作业,在职业院校实习培训(简称实训)中,针对钣金修复的实训件,如购买某种车身焊接总成或冲压部件作为学生的实训件,成本高,且适用范围窄,操作不灵活,不利于职业院校汽车服务、维修等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相接合的一体化教学的开展。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钣金实训装置一般是用地脚螺钉与地面固定或用移动式支架固定,其中采用地脚螺钉固定的装置,在教学实训中因长期承受冲击载荷,会造成固定的松动。而采用移动式支架装置,其固定的稳定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车身钣金修复实训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模拟车身钣金修复实训装置,主要由底座、前立柱、后立柱等组成,前立柱、后立柱与上横梁、下横梁、侧上横梁、侧下横梁连接组成双面倾斜框架,框架设置在底座上,在框架的两倾斜面上部设有固定模拟车身钣金件的压力边框,压力边框通过螺母、螺栓与框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采用了框架与底座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的固定装置长期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松动问题,稳定性好且可以移动,可根据实训场地的大小、结构特点进行灵活布置,能同时满足两人进行操作,互不干扰,安全可靠,此外,本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训装置示意图;
图中:1-后立柱,2-压力边框,3-侧上横梁,4-上横梁,5-螺母,6-螺栓,7-下横梁,8-侧下横梁,9-底座,10-前立柱,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模拟车身钣金修复实训装置,主要由底座9、前立柱10、后立柱1等组成,前立柱10、后立柱1与上横梁4、下横梁7、侧上横梁3、侧下横梁8连接组成双面倾斜框架,框架设置在底座9上,在框架的两倾斜面上部设有固定模拟车身钣金件的压力边框2,压力边框2通过螺栓6、螺母5与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采用角钢焊接连接,角钢表面设有静电喷涂层,整体结构紧凑、美观大方、实用、坚固、耐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边框2左右两侧设有把手11,以方便更换不同类型的模拟件进行实操练习,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由于人体动态尺寸以及人背肌活动的高度一般为800—110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高度为1000~1100mm,可让学生在实训中以合理的站姿进行操作,操作时更加省力、轻松。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一压力边框2通过八颗螺栓6及八颗螺母5及与框架连接,以对钣金模拟件进行固定,这种方式,对模拟件的压紧力比较均匀,同时可防止模拟件在整形过程中,由于材料的收缩而起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工业学校,未经贵州航天工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4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